在职体育硕士体育综合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6

赛前训练周的负荷变化特点是(  )。

  • A.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 B.降低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量
  • C.提高训练强度,降低训练量
  • D.降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38

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  )。

  • A.准备期
  • B.竞赛期
  • C.过渡期
  • D.恢复期
39

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 A.竞技战术
  • B.战术意识
  • C.战术能力
  • D.战术行动
40

运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身体或者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属于(  )。

  • A.动作时间
  • B.动作距离
  • C.动作速度
  • D.动作速率
41

下列不属于动作要素的内容是(  )。

  • A.动作轨迹
  • B.动作时间
  • C.动作速度
  • D.动作方向
42

中长跑训练常用的称之为“法特莱克法”的练习手段是一种(  )。

  • A.重复性练习手段
  • B.间歇性练习手段
  • C.持续性练习手段
  • D.比赛性练习手段
44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体现在( )。

  • A.运动员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名次
  • B.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 C.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水平
  • D.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45

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

  • A.速度
  • B.远度
  • C.效度
  • D.高度
46

在下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三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B.明确提出体育课是学生就业、升学考试科目
  • C.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 D.明确规定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47

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  )。

  • A.岗前培训
  • 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
  • C.教师自学
  • D.校本培训
48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

  • A.一般训练理论
  • B.周期训练理论
  • C.项群训练理论
  • D.专项训练理论
49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B.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表象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
  • C.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50

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政策法规管理法,行政管理法
  • B.行政管理,业务管理
  • C.目标管理法,财务管理
  • D.人事管理,评估与管理法
51

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的搭载文件是(  )。

  • A.各个教师的《单元教学计划》
  • B.学校和体育教研组的《某某年度第一(二)学期教学计划》
  • C.国家颁布的各学段的体育教学文件,如《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规划等
  • D.国家教学文件,如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
52

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
  • B.从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
  • 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 D.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
53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  )。

  • A.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 B.巩固简单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和一些生活技能
  • C.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
  • D.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54

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
  • B.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特殊性
  • C.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
  • D.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55

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  )。

  • 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
  • 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
  • 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
  • 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56

在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出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发展,科学研究出现新局面
  • B.加强了课程建设
  • C.加强了体育师资和场馆建设
  • D.增加了经费投入
57

常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是(  )。

  • A.持续训练法
  • B.最大乳酸训练法
  • C.乳酸耐受能力法
  • D.最大乳酸强度训练法
58

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是( )。

  • A.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 B.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 C.水分多,有机物少,无机盐少
  • D.水分少,有机物多,无机盐少
59

在高原初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加是由于(  )。

  • A.血浆量的减少
  • B.血浆量的增加
  • C.造血器官的加强
  • D.造血器官的减弱
61

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

  • A.血糖适当升高
  • B.血压适当升高
  • C.尿频
  • D.心率适当升高
63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

  • A.呼吸肌的舒缩
  • B.胸内压的变化
  • C.肺内压的变化
  • D.气体的分压差
64

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  )。

  • 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
  • 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 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
  • D.因人而异
65

心肌与骨骼肌在兴奋性变化方面的区别是心肌(  )。

  • A.兴奋性低
  • B.有效不应期短
  • C.有效不应期长
  • D.兴奋性高
66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而又简单的测定指标是(  )。

  • A.时值
  • B.基强度
  • C.阈强度
  • D.强度一时间变化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