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 B.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 C.系统管理原则
- D.全员参与原则
- A.两点
- B.三点
- C.四点
- D.五点
- A.领导作用
- B.系统管理
- C.持续改进
- D.过程方法
- A.水平最大距离
- B.水平最小距离
- C.几何中心距
- D.几何中心水平距离
- A.蒙耐尔合金、镍合金和不锈钢
- B.白金、高镍合金和不锈钢
- C.包金、高镍合金和不锈钢
- D.蒙耐尔合金、高镍合金和不锈钢
- A.近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眼镜视近时付出的调节多
- B.远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眼镜视近时付出的调节多
- C.近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眼镜视近时付出的调节多,远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眼镜视近时付出的调节多
- D.远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眼镜视近时付出的调节少
- A.平口钳及圆嘴钳
- B.紧固钳及鼻梁钳
- C.紧固钳及平口钳
- D.平口钳及鼻梁钳
- A.青光眼
- B.正视眼
- C.远视眼
- D.近视眼
- A.晕车晕船的人
- B.白内障手术后
- C.内耳功能障碍的人
- D.需要做一定的近距离工作,又期望镜片美观的人
- A.正视眼
- B.远视眼
- C.近视眼
- D.老视眼
- A.间接运动
- B.回转运动
- C.旋转运动
- D.直接运动
- A.公差带
- B.上偏差
- C.下偏差
- D.配合
- A.锉刀进行抛光
- B.锉刀进行倒角
- C.砂轮进行抛光
- D.砂轮进行倒角
- A.基准线法表示镜架的规格尺寸,镜圈尺寸57
- B.基准线法表示镜架的规格尺寸,镜圈高度57
- C.方框法表示镜架的规格尺寸,镜圈尺寸57
- D.方框法表示镜架的规格尺寸,镜圈高度57
- A.向左偏移
- B.向右偏移
- C.向上偏移
- D.向下偏移
- A.1.2mm
- B.1.5mm
- C.2.0mm
- D.3mm
- A.色泽;色谱仪
- B.基色;目视
- C.色泽;目视
- D.基色;色谱仪
- A.正球面透镜
- B.负球面透镜
- C.负柱面透镜
- D.正柱面透镜
- A.棱镜顶部
- B.棱镜底部
- C.棱镜左右方向
- D.不变化
- A.划伤排水管
- B.加工速度减慢
- C.堵塞喷水嘴
- D.镜片中心及轴位偏移
- A.瞳孔的中心对准镜架模板的中心
- B.瞳孔的中心对准测量卡的中心
- C.鼻梁的中心对准镜架模板的中心
- D.鼻梁的中心对准测量卡的中心
- A.锉刀进行抛光
- B.锉刀进行倒角
- C.砂轮进行抛光
- D.砂轮进行倒角
- A.减小瞳距误差
- B.减小棱镜度误差
- C.减少瞳高误差
- D.减小顶焦度误差
- A.PMMA
- B.CR--39
- C.PC
- D.水晶
- A.凹面镜
- B.凸面镜
- C.凹透镜
- D.凸透镜
- A.62
- B.136
- C.54
- D.72
- A.镜圈颞侧缘
- B.镜圈鼻侧缘
- C.加工后模板
- D.模板坯料
- A.10毫米
- B.12毫米
- C.16毫米
- D.20毫米
- A.移心量的计算
- B.固定模板
- C.使用定中心仪
- D.扫描镜架或衬片
- A.镜圈下缘的距离
- B.镜圈下缘中心点的距离
- C.镜圈下缘的垂直距离
- D.镜圈下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 A.透光率
- B.折射率
- C.散光度数
- D.散光轴
- A.中心
- B.边缘
- C.上侧
- D.下侧
- A.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 B.以员工为中心原则
- C.以组织为中心原则
- D.以领导为中心原则
- A.中央厚度约为0.8-1.2mm,边厚约为0.8mm
- B.中央厚度约为1.5-1.7mm,边厚约为1.9mm
- C.中央厚度约为0.5-0.7mm,边厚约为1.1mm
- D.中央厚度约为0.3-0.5mm,边厚约为0.6mm
- A.重量
- B.色泽
- C.基弧
- D.厚度
- A.滤光膜
- B.反射膜
- C.增透膜
- D.加硬膜
- A.镜片和螺丝孔
- B.镜片和鼻孔
- C.镜圈和定片扣
- D.镜片和定片扣
- A.屈光度旋转钮
- B.棱镜旋钮
- C.目镜旋钮
- D.散光角度
- A.镜片破裂
- B.镜片划痕
- C.绞刀损坏
- D.绞刀断裂
- A.主镜片的几何中心点
- B.子镜片几何中心点
- C.远用光心点
- D.近用光心点
- A.框架眼镜的视野被限制在镜片的边缘范围之内,当视线指向镜片范围以外时,不能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 B.正透镜框架眼镜有环形盲区
- C.负透镜框架眼镜有环形负像区
- D.框架眼镜的视野被限制在镜片的边缘之内,当视线指向镜片范围以外时,不能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正透镜框架眼镜有环形盲区,负透镜框架眼镜有环形复像区
- A.颞侧方向
- B.上方向
- C.下方向
- D.鼻侧方向
- A.镜圈
- B.镜身
- C.镜腿
- D.配装眼镜
- A.镜片的工艺
- B.材料的工艺
- C.镜架的工艺
- D.PmmA
- A.方框法
- B.基准法
- C.水平法
- D.垂直法
- A.过程方法原则
- B.持续改进原则
- C.系统管理原则
- D.全员参与原则
- 47
-
眼镜整形不包括:( )。
- A.镜身镜腿的调整
- B.镜眼距的调整
- C.镜面的调整
- D.镜腿的调整
- A.韧性值
- B.延伸率
- C.强度极限
- D.弹性模量
- A.电阻率
- B.密度
- C.熔点
- D.磁导率
- A.圆嘴钳
- B.镜腿钳
- C.无框眼镜装配钳;镜腿钳
- D.镜腿钳;无框眼镜装配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