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主要责任
- B.主体责任
- C.次要责任
- D.不承担责任
- 51
-
权利质权的标的可以是()
- A.债权、汇票、存款单、股票
- B.支票、存款单、名誉权、专利权
- C.商标权、仓单、债券、荣誉权
- D.汇票、提单、本票、继承权
- A.关注一级(五级)
- B.正常一级(一级)
- C.可疑一级(十级)
- D.关注二级(六级)
- A.按份共有
- B.非按份共有
- C.共同共有
- D.非共同共有
- A.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
- B.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 C.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
- D.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 A.集体
- B.武装
- C.现金
- D.秘密
- A.2008
- B.2009
- C.2010
- D.2011
- A.风险对冲
- B.风险分散
- C.风险规避
- D.风险转移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5年
- A.80平方米
- B.90平方米
- C.100平方米
- D.130平方米
- A.5%
- B.8%
- C.10%
- D.15%
- A.抵押
- B.质押
- C.优先性
- D.产品类别
- A.风险指未来的消极结果或损失的潜在可能
- B.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机会
- C.损失是一个事前概念,风险是一个事后概念
- D.风险虽然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损失规模来计量,但并不等同于损失本身
- A.自留山
- B.某中学的小汽车
- C.某大学的办公楼
- D.宅基地使用权
- A.情况说明
- B.申诉
- C.书面检查
- D.答辩
- A.10日
- B.15日
- C.1个月
- D.2个月
- A.100万元以上(含)
- B.200万元以上(含)
- C.500万元以上(含)
- D.1000万元以上(含)
- A.安全保卫
- B.联防
- C.处置突发事件
- D.联系工作
- A.交流与合作
- B.独立完整
- C.有偿使用
- A.拨备/不良贷款余额
- B.(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公开储备)/(次级类贷款+可以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 C.拨备/总贷款余额
- D.(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以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 A.内部控制
- B.银行内部控制
- C.内部监管
- D.银行内部监管
- A.内部
- B.信贷
- C.风险
- D.合规
- A.保卫人员
- B.专职人员
- C.领导干部
- D.工作人员
- A.70年
- B.50年
- C.40年
- D.30年
- A.月
- B.季
- C.年
- D.半年
- A.同时同向
- B.同时逆向
- C.逆时同向
- D.逆时逆向
- A.正常一级(一级)
- B.关注三级(七级)
- C.关注一级(五级)
- D.次级一级(八级)
- A.案件主办人情况
- B.诉讼效益分析
- C.当事行费用安排
- D.责任追究情况
- A.每天
- B.每月
- C.每季度
- D.每半年
- A.三个
- B.六个
- C.十二个
- D.十八个
- A.在受雇期间
- B.在离职后
- C.在受雇期间与离职后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A.统一授信、统一授权
- B.分级授信、分级授权
- C.分级授信、统一授权
- D.统一授信、分级授权
- A.行政
- B.刑事
- C.民事
- D.保证
- 84
-
总行《揭露和防止重大风险案例奖励办法》规定,揭露出单位或责任人严重违反有关业务制度规定,造成重大风险,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重大损失,金额( )万元(含)以上的,可以参评揭露和防止重大风险案例奖。
- A.100
- B.200
- C.500
- D.1000
- A.公司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 B.凡依法设立的企业都是公司
- C.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 D.凡依法设立的公司都是法人
- A.善意第三人
- B.债权人
- C.票据持有人
- D.出票人
- A.2级
- B.3级
- C.4级
- D.5级
- A.1年
- B.2年
- C.4年
- D.5年
- A.风险对冲
- B.风险分散
- C.风险规避
- D.风险转移
- A.一年
- B.二年
- C.十年
- D.二十年
- A.贷后检查
- B.跟踪调查
- C.风险监测
- D.联合调查
- A.款
- B.密
- C.印
- D.单
- A必须受理。
- B不予支持,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 C说服教育,并书面说明。
- D尽可能解决,并向信访人反馈意见。
- A.2.5% 150%
- B.2% 150%
- C.2.5% 15%
- D.0.25% 15%
- A.依法协助执行
- B.遵纪守法
- C.检举揭发
- D.保守秘密
- A.源头审计法
- B.全面审计法
- C.简单审计法
- D.重点审计法
- A.正常类
- B.关注类
- C.次级类
- D.可疑类
- A.总行内部审计部
- B.各属地特派办
- C.其他特派办
- D.各属地省级分行内部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