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反洗钱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处罚法》
- D.《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 A.《反洗钱法》
- B.《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2006)
- C.《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 D.《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 A.立法救济
- B.行政救济
- C.司法救济
- D.国家赔偿
- A.立法救济
- B.行政救济
- C.司法救济
- D.国家赔偿
- A.合法原则
- B.合理原则
- C.保密原则
- D.效率原则
- A.强制性
- B.准司法性
- C.涉密性
- D.合法性
- A.询问
- B.查阅、复制
- C.封存
- D.针对人身的强制性措施
- A.人民银行
- B.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 C.侦查机关
- D.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
- A.现场调查
- B.非现场调查
- C.主动调查
- D.被动调查
- A.强制性
- B.准司法性
- C.涉密性
- D.司法性
- A.合法原则
- B.合理原则
- C.公开原则
- D.效率原则
- A.24小时
- B.48小时
- C.二个工作日
- D.三个工作日
- A.人民银行在履行反洗钱行政职责的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的反洗钱目的,而实施的收集资料、核实信息的行政行为
- B.人民银行为指导、部署反洗钱工作,而向不特定相对人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的调查行为
- C.人民银行为检查监督执行反洗钱规定的情况,而向特定的行政相对人(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收集资料、核实情况的调查行为
- D.人民银行为确定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是否涉嫌洗钱犯罪,而向有关的金融机构收集资料、核实信息的调查行为
- A.《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年第1号发布)
- B.《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年第2号发布)
- C.《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令2007年第2号发布)
- D.《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银发[2007]158号文发布)
- A.2002年
- B.2003年
- C.2004年
- D.2005年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公安部
- C.银监会
- D.安全部
- A.绝对独立性
- B.相对独立性
- C.依附性
- D.纯技术性
- A.银行
- B.证券公司
- C.保险公司
- D.非金融机构
- A.发现资金的总体流向和趋势
- B.发现犯罪的趋势、手段和应对方法
- C.发现犯罪线索
- D.为社会中的交易主体绘制了一组动态行为素描
- A.埃格蒙特集团
- B.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 C.世界银行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