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请假
- B.休假
- C.轮岗制度
- D.离岗审计
- A.上下结合
- B.分级编制
- C.逐级汇总
- D.逐级上报
- A.对各类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 B.对各类主要风险的计量程序和方法
- C.对各类主要风险的缓释或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 D.对各类主要风险的监测程序和方法
- E.对各类主要风险的报告程序和方法
- A.双人管库
- B.双人调款
- C.双人押运
- D.双人守库
- A.销售预算
- B.现金预算
- C.生产预算
- D.管理费用预算
- A.控股自然人股东、董事、关键管理人员
- B.控股非自然人股东
- C.受其直接、间接、共同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董事、关键管理人员
- D.家庭成员关联情况
- A.联合发行
- B.集中发行
- C.政府发行
- D.公募发行
- E.私募发行
- A.所有总账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
- B.总账金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
- C.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金额
- D.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 A.担保(保函)
- B.备用信用证
- C.跟单信用证
- D.承兑
- A.趸交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5倍
- B.年期交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20%,或月期交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月收入的20%
- C.保费交费年限与投保人年龄数字之和达到或超过60
- D.保费额度大于或等于投保人保费预算的200%
- A.工资汇总表
- B.运费发票
- C.银行转来的进账单
- D.银行转来的对账单
- A.总资产及管理资产总规模较大
- B.现有业务中经纪业务在盈利中占比过高
- C.行业集中度较高
- D.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 E.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 A.自主经营
- B.自担风险
- C.自负盈亏
- D.自我约束
- A.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本行股票为质押权标的;
- B.股东以本行股票为自己或他人担保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并事前告知本行董事会;非上市银行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转让本行股份的,应当事前告知本行董事会;
- C.股东在本行借款余额超过其持有经审计的上一年度股权净值,不得将本行股票进行质押;
- D.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在本行授信逾期时,应当对其在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进行限制。
- A.本科以上学历
- B.从事相关经济工作10年以上(其中从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
- C.从事金融工作6年以上
- D.大专以上学历
- A.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
- B.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
- C.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
- D.小微企业贷款满意率
- A.寄售合同
- B.未来应收账款
- C.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
- D.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
- 53
-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
- A.贷款损失一般准备
- B.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 C.贷款损失特种准备
- D.资产减值准备
- A.具有独立的资产托管业务部门,配备熟悉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专业人员
- B.有保管信托财产的条件
- C.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和估值系统
- D.有满足保管业务需要的场所、配备独立的监控系统
- E.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 A.审核真实性
- B.审核合理性
- C.审核及时性
- D.审核完整性
- A.股东大会
- B.董事会
- C.监事会
- D.高级管理层
- A.中央储备粮贷款
- B.省级储备粮贷款
- C.市级储备粮贷款
- D.地方调控粮贷款
- A.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 B.资产减少,权益增加
- C.权益不变,资产有增有减
- D.资产不变,权益有增有减
- A.合理
- B.公平
- C.公正
- D.公开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3年
- A.8小时
- B.24小时
- C.3日
- D.5日
- A.动产
- B.不动产
- C.财产
- D.物资
- A.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 B.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 C.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 D.全部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全部科目期末贷方余额
- A.货币流通速度
- B.国际收支水平
- C.社会就业率
- D.物价变动率
- A.证券发行
- B.证券经纪
- C.基金管理
- D.资产证券化
- A.流动资金
- B.固定资产
- C.低值易耗品
- D.货物
- A.书面合同或协议
- B.口头合同或协议
- C.备忘录
- D.说明和注释条款
- A.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
- B.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殖的要求
- C.直接反映了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
- D.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 A.关注类
- B.次级类
- C.可疑类
- D.正常类
- A.信贷政策导向
- B.行业发展动态
- C.自身发展需求
- D.以上都对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支农再贷款
- B.支小再贷款
- C.三农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
- D.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对应的小微企业贷款
- A.后付年金终值
- B.即付年金终值
- C.递延年金终值
- D.永续年金终值
- A.日记账
- B.总分类账
- C.备查账
- D.卡片账
- A.3%
- B.5%
- C.8%
- D.10%
- A.3
- B.4
- C.5
- D.6
- A.账户设置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 B.账户设置以会计报表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报表对总账和明细账的要求
- C.账户设置以会计主体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 D.账户设置以会计假设为依据,并要服从会计核算对货币计量的要求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各项贷款
- B.信用风险资产
- C.流动性贷款
- D.中长期贷款
- A.保证金
- B.抵押物
- C.质押物
- D.银行承兑汇票
- A.政策指导性非专项
- B.政策指导性专项
- C.商业性非专项
- D.商业性专项
- A.各项贷款
- B.不良贷款
- C.损失贷款
- D.各项资产
- A.汇总原始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记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800万元
- B.110万元
- C.101万元
- D.74万元
- A.影响
- B.不影响
- C.部分影响
- D.可能影响
- A.审批制
- B.审核制
- C.报备制
- D.报告制
- A.10%
- B.15%
- C.20%
- D.30%
- A.平均值
- B.算术平均值
- C.加权平均值
- D.几何平均值
- A.银监会
- B.董事会
- C.监事会
- D.股东会
- A.30%
- B.50%
- C.70%
- D.100%
- A.粮食收购贷款
- B.地方储备和调控粮贷款
- C.央储备粮和国家调控粮贷款
- D.粮食调销贷款
- A.定期存款,联行往来账
- B.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 C.活期存款,联行往账
- D.定期存款,联行来账
- A.1/3
- B.1/2
- C.2/3
- D.3/4
- A.各级行
- B.总行
- C.分行
- D.营业网点
- A.与信托公司具有合作协议
- B.理财产品发行行
- C.第三方
- D.资本充足率低于10%
- A.三个等级
- B.四个等级
- C.五个等级
- D.六个等级
- A.首付比例
- B.贷款房价比
- C.个人按揭不良率
- D.房产销售比例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期间
- D.货币计量
- A.表内
- B.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