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科技治理咨询设计
- B.系统开发
- C.机房配套设施运维
- D.信息科技管理责任
- A.担保(保函)
- B.备用信用证
- C.跟单信用证
- D.承兑
- 36
-
保理业务的分类()
- A.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
- B.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 C.单保理和双保理
- A.商业银行未保存客户评估记录和相关资料,不能证明理财计划或产品的销售是符合客户利益原则的;
- B.商业银行未按客户指令进行操作,或者未保存相关证明文件的;
- C.不具备理财业务人员资格的业务人员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销售理财计划或产品的;
- A.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对保险销售人员的管理;
- B.具体出单功能的系统,应合理设置产品参数,兼容不同年龄被保险人的不同保险费率;
- C.能够提供电子版合同材料,包括投保提示书、投保单、保险单、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现金价值表等文件;
- D.保存、传输投保原始文件扫描件的电子文档;
- E.记录各项承保所需信息,并对各项信息的逻辑关系及真实性进行校对。
- 39
-
不良贷款包括()
- A.次级类贷款
- B.可疑类贷款
- C.关注贷款
- D.损失类贷款
- A.资产增加
- B.负债减少
- C.所有者权益增加
- D.费用减少
- A.确属业务发展和为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需要
- B.财务公司设立2年以上,且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 C.拟设立分公司所服务的成员单位不少于10家,且上述成员单位资产合计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或成员单位不足10家,但成员单位资产合计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
- D.财务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且在2年内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 E.申请前一年营业收入总额每年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 A.年终决算前
- B.更换财产物资的保管人员时
- C.发生非常灾害时
- D.企业并购、资产重组时
- A.董(理)事会
- B.股东代表大会
- C.有关部门
- D.经营管理层
- A.对各项业务及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统一的监测、分析与报告
- B.持续监控风险并测算与风险相关的资本需求,及时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
- C.了解银行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的风险状况、集团架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影响和传导,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制定应急预案;
- D.评估业务和产品创新、进入新市场以及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 A.分级负责
- B.专户管理
- C.监督拨付
- D.专款专用
- A.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部门和岗位设置
- B.纵向的授权与审批制度
- C.监事会有效的工作制度
- D.完善的信息系统
- E.审慎经营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
- A.现金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
- B.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 C.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 D.可以签发空头支票
- A.企业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微型和小型企业认定标准
- B.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不超过500万元
- C.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占本行信用风险暴露总额的比例不高于0.5%
- D.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不超过1000万元
- E.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占本行信用风险暴露总额的比例不高于1%
- A.内部控制环境
- B.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
- C.内部控制措施
- D.信息交流与反馈
- 50
-
票据行为的构成有()。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质押
- E.贴现
- A.正确运用清查的技术方法
- B.既要查数量,又要注重质量的检查、做好清查的原始记录,并坚持以实物为准
- C.及时研究和处理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 D.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暂停被清查物资的收发工作
- 52
-
银行各类资产包括()。
- A.流动贷款
- B.长期贷款
- C.长期投资
- D.固定投资
- E.无形资产
- A.现金流缺口限额
- B.负债集中度限额
- C.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
- D.风险限额
- A.财务公司设立1年以上,且经营状况良好
- B.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从事成员单位产品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业务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 C.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
- D.有比较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风险控制制度、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 E.有相应的合格的专业人员
- F.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 A.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 B.复式记帐
- C.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
-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A.出资不实
- B.无实际经营业务
- C.存在不良记录的公司
- D.非上市
- A.个人申请
- B.多户联保
- C.周转使用
- D.责任连带
- 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
- B.贷款担保有效
- C.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
- D.属于周转性贷款
- A.提款条件
- B.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
- C.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
- D.借款人自主使用
- A.投资结构
- B.融资结构
- C.资金结构
- D.信用担保结构
- E.产品结构
- A.薪酬机制与银行公司治理要求相统一
- B.薪酬激励与银行竞争能力及银行持续能力建设相兼顾
- C.薪酬水平与风险戍本调整后的经营业绩相适应
- D.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协调
- A.有效接管生产系统
- B.安全回切
- C.数据恢复
- D.系统备份
- A.应急决策层
- B.应急指挥层
- C.应急执行层
- D.应急保障层
- A.资产负债指标
- B.盈利指标
- C.流动性指标
- D.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
- A.计划
- B.核算
- C.预算
- D.限额
- A.粮棉油收购贷款
- B.调销贷款
- C.新增县级粮油储备所需贷款
- D.执行县级人民政府调控计划而发放的地方调控粮油贷款
- A.董(理)事长
- B.主任(行长)
- C.监事长
- D.风险管理部经理
- A.1,1
- B.1,2
- C.2,1
- D.2,2
- A.8年
- B.10年
- C.12年
- D.13年
- A.10%
- B.20%
- C.30%
- D.40%
- A.一个月后
- B.一个月内
- C.两个月内
- D.三个月内
- A.2015
- B.2016
- C.2017
- D.2018
- A.半
- B.1
- C.2
- D.3
- A.660
- B.686.4
- C.633.6
- D.26.4
- A.董事会
- B.监事会
- C.管理层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A.5日
- B.10日
- C.3日
- D.15日
- A.关注三级
- B.次级一级
- C.次级二级
- D.可疑一级
- A.次日
- B.10天
- C.1个月
- D.3个月
- A.25%
- B.30%
- C.35%
- D.40%
- 81
-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划分标准,工业行业中下列哪项标准可被划分为小型企业( )。
- A.从业人员数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 B.从业人员数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
- C.从业人员数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 D.从业人员数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 A.工作日
- B.自然日实际
- C.30
- D.25
- A.当地银监局
- B.当地银行业协会
- C.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 D.审计署驻当地特派办
- A.成本补偿
- B.资产处置
- C.贷款三查
- D.风险预警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永久
- B.二十
- C.十
- D.十五
- A.一般
- B.连带
- C.一般或连带
- D.一般和连带
- A.等级二
- B.等级三
- C.等级四
- D.等级五
- A.每月
- B.每季
- C.每半年
- D.每年
- A.流动性
- B.操作性
- C.信用性
- D.声誉性
- A.表内表外分别管理
- B.统一授信管理
- C.统筹平衡
- D.超额授信管理
- A.流动性比例
- B.核心负债比例
- C.存贷款比例
- D.超额备付金比率
- A.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B.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由出具单位重开
- D.拒绝接受
- A.140万元
- B.180万元
- C.160万元
- D.200万元
-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A.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账目定期核对
- B.总分类账户各账户期末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期末余额核对
- C.现金日记账与某日收款凭证核对
- D.总分类账户各账户期末余额与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核对
- A.关注贷款
- B.逾期贷款
- C.不良贷款
- D.非正常贷款
- A.流动性比例
- B.核心负债比例
- C.存贷款比例
- D.超额备付金比率
- A.高级管理层
- B.股东大会
- C.监事会
- D.董事会
- A.2%
- B.4%
- C.8%
-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