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高管考试考前复习题一(村镇银行高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0

下列各项,关于本票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无条件支付的承诺是其绝对记载事项之一
  • B.本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
  • C.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 D.本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为出票地
62

以下能使商业银行形成合理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分布结构,以获得稳定的、多样化的现金流量,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有()。

  • A.控制各类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
  • B.在日常经营中持有足够水平的流动资金,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组合,作为应付紧急融资的储备
  • C.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以及与主要的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以维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多样化
  • D.制定风险集中限额,监测日常遵守的情况
  • E.以同业拆借、发行票据等这类性质的资金作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因为其资金来源更加分散
63

保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 B.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 C.保证的方式和期间
  • D.保证担保的范围
6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

  • A.监控各类金融产品和所有业务部门的风险限额
  • B.在限额违规的情况下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
  • C.负责核准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
  • D.协助财务控制人员进行复杂金融产品价格评估
  • E.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作用
66

留置权人的权利有

  • A.留置标的物
  • B.收取留置物的孳息
  • C.就留置物优先受偿
  • D.使用留置物
67

有关最高额抵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合同都可以附最高额抵押合同
  • B.借款合同不可以附最高额抵押合同
  • C.债权人与债务人就某项商品在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交易而签订的合同,可以附最高额抵押合同
  • D.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6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票据权利消灭的情形包括:

  • A.依法付款
  • B.清偿追索
  • C.票据时效届满
  • D.保全手续欠缺
  • E.票据本身的灭失
69

下列对合同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根据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 B.根据合同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分为诺成性合同和实践性合同
  • C.根据合同的形式,分为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
  • D.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一定的形式为要件,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 E.根据合同条款是由单方事先决定还是双方协商确定,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
70

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组织结构应当体现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的原则,做到(),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 A.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
  • B.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
  • C.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
  • D.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分离
  • E.信贷资产业务与非信贷资产业务分离
72

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客户的()。

  • A.财务状况
  • B.业务状况
  • C.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 D.个人隐私
73

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哪些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 A.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 B.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 C.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 D.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7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进入任何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 B.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 C.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 D.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7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 B.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C.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 D.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7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因债务人的下列行为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行为的有()。

  • A.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
  • B.债务人无偿转让其财产
  • C.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其资产,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 D.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其财产,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
78

商业银行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以下项目:

  • A.商誉
  • B.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
  • C.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的50%
  • D.商业银行对企业资本投资的50%
79

《支付结算办法》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所提供的其他证明是

  • A.医院或者有关单位出具的承兑人、付款人死亡证明
  • B.退票理由书
  • C.司法机关出具的承兑人、付款人逃匿的证明
  • D.公证机关出具的具有拒绝证明效力的文书
80

以下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的内部指标信号有()。

  • A.某项业务风险水平增加
  • B.盈利能力下降
  • C.资产过于集中
  • D.资产质量下降
  • E.所发行的股票价格下跌
8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 A.董事会的监督控制
  • B.适当的组织架构
  • C.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
  • D.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82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规定,为了具备使用标准法的资格,商业银行必须至少满足哪些条件?()

  • A.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积极参与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 B.银行应当拥有完整且确实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 C.银行应当拥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在主要产品线上和控制及审计领域采用该方法
  • D.必须具备完善、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
  • E.必须设立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受董事会直接领导
83

单位存款户根据用途分为()

  • A.基本存款户
  • B.一般存款户
  • C.专用存款户
  • D.临时存款户
84

下列属于有价单证的是:()

  • A.金融债券
  • B.定额存单
  • C.定额汇票
  • D.出库单
  • E.信用卡
85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间接责任人包括()。

  • A.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
  • B.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
  • C.其他间接责任人
  • D.风险部门主要负责人
86

农户和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业务管理要求,联保小组成员原则上不得()。

  • A.全保全贷
  • B.同保同贷
  • C.跨组申贷
  • D.联保贷款转借单个或少数成员集中使用
89

在客户信用等级和客户评价报告的有效期内,对发生影响客户资信的重大事项,商业银行应重新进行授信分析评价。重大事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外部政策变动
  • B.客户组织结构、股权或主要领导人发生变动
  • C.户的担保超过所设定的担保警戒线
  • D.客户在其他银行交叉违约的历史记录
9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不可以行使追索权
  • B.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
  • C.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
  • D.本票的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见票时,必须承担付款的责任
9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92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履行的合规管理职责是()。

  • A.审议批准商业银行的合规政策,并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
  • B.审议批准高级管理层提交的合规风险管理报告,并对商业银行管理合规风险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以使合规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 C.授权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或专门设立的合规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进行日常监督
  • D.商业银行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94

国内银行界普遍认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好办法是:()

  • A.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B.改善公司治理
  • C.预先做好危机防范准备
  • D.确保各类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优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
  • E.加强对声誉风险的量化分析
95

巴塞尔委员会《核心原则评价方法》指出内控制度涉及银行的()。

  • A.组织结构
  • B.会计政策和程序
  • C.制衡机制
  • D.资产和投资的保全
  • E.管理机构
10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 )。

  • A.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
  • B.坚持党的领导
  •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D.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