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稳定币值
- B.充分就业
- C.经济增长
- D.国际收支平衡
- E.调整经济结构
- A.土地使用权
- B.长期待摊费用
- C.专利权
- D.商誉
- E.历史成本
- A.办理代理业务
- B.办理个人汇兑业务
- C.办理个人存贷款业务
- D.办理委托投资业务
- E.承销兑付政府债券
- A.公平效率
- B.管理效率
- C.分配效率
- D.管理效率
- E.经营效率
- A.顺汇
- B.逆汇
- C.票汇
- D.电汇
- E.信汇
- A.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 B.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 C.制度学派与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 D.凯恩的“自由 管制”的博弈
- E.希克斯与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 A.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
- B.禁止商业银行从事代理保险业务
- C.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 D.禁止证券经营机构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
- E.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 A.计划
- B.产品
- C.价格
- D.促销
- E.渠道
- A.避免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 B.剥夺政府收入,打消其通胀动机
- C.抵消对个人收入影响,克服分配不公
- D.提高企业素质与产品质量
- E.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 A.证券投资管理
- B.资本管理
- C.存款管理
- D.借款人管理
- E.贷款人管理
- A.投资结构
- B.融资结构
- C.资金结构
- D.信用担保结构
- E.产品结构
- A.联合发行
- B.集中发行
- C.政府发行
- D.公募发行
- E.私募发行
- A.进口商破产或无力付款
- B.进口商借口压价或不付款
- C.进口商未申请到进口许可证
- D.进口商审查单据合格,但提货时发现货物有问题
- E.进口商利用当地法令、商业习惯等蓄意不付款
- A.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 B.商业银行通过信用活动创造货币供应量
- C.投资银行创造股票
- D.财政部创造公债券
- E.企业创造商业票据
- A.内部业务控制
- B.公司治理
- C.窗口指导
- D.人事管理
- E.内部稽核
- A.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 B.全额准备金制度
- C.部分准备金制度
- D.现金结算制度
- E.非现金结算制度
- A.扩张的货币政策
- B.紧缩的货币政策
- C.扩张的财政政策
- D.紧缩的财政政策
- E.汇率升值
- A.期值
- B.现值
- C.升值
- D.贬值
- A.市场缺乏价格发现功能
- B.绝大部分外汇资金不能被企业运用
- C.外汇资金的成本被人为降低
- D.外汇市场运行效率低下
- E.中央银行外汇市场被动干预导致货币政策失去自主性
- A.加列货币保值条款
- B.争取使用两种以上软硬恶配的货币
- C.争取使用本币
- D.进口或对外借款时争取使用已经或将要持有的外币
- E.出口或对外贷款争取使用硬币,进口或对外借款争取使用软币
- A.不可撤销,但可转让
- B.可以撤销,不可转让
- C.可以撤销,可以转让
- D.不可撤销,不可转让
- A.可比性原则
- B.一致性原则
- C.及进性原则
- D.配比原则
- A.恒常收入的影响
- B.Aft2资本的影响
- C.利率的主导作用
- D.汇率的主导作用
- A.基础货币
- B.超额储备
- C.利率
- D.货币供应量
- A.项目建设工程公司
- B.项目公司
- C.出口信贷机构
- D.项目管理公司
- A.可转让支付命令帐,
- B.个人退休金帐户
- C.周转性贷款承诺
- D.市场互助基金
- A.固定资本比率
- B.资本金利润率
- C.流动比率
- D.资本风险比率
- A.国务院
- B.金融工委
- C.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 D.中国人民银行
- A.2004年3月1日
- B.2005年3月1日
- C.2006年1月1日
- D.2007年1月1日
- A.浮动利率债券
- B.票据发行便利
- C.银行承兑汇票
- D.短期商业票据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合作银行
- D.政策性银行
- A.资本公积
- B.资本盈余
- C.实收资本
- D.应收资本
- A.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 B.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 C.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 A.再贷款
- B.再贴现
- C.存款准备金率
- D.公开市场业务
- A.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难以调节
- B.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会自动调节
- C.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会自动调节
- D.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难以调节
- A.国家外汇管理局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外汇交易中
- D.证监会
- A.汇款
- B.托收
- C.信用证
- D.保函
- A.扩大贷款规模
- B.调剂库存现金余额
- C.增加资本金
- D.提高收益
- A.核对托收行的委托书签字
- B.接受委托人和提示行的有关指示
- C.对托收货物采取存仓措施
- D.对托收货物采取保险措施
- A.利率不确定性
- B.收入不稳定性
- C.证券行市不稳定
- D.国家政策
- A.76.47%
- B.12.15%
- C.11.47%
- D.81%
- A.水平区间内钉住
- B.爬行钉住
- C.货币局安排
- D.爬行区间
- A.(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S226;100%
- B.(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S226;100%
- 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S226;100%
- 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S226;100%
- A.股本贷款
- B.基本建设贷款
- C.技术改造贷款
- D.外汇贷款
- A.通知行
- B.议付行
- C.保兑行
- D.偿付行
- A.联行往账
- B.联行来账
- C.活期存款
- D.应解汇款
- A.汇款结算方式
- B.托收结算方式
- C.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D.信用证结算方式
- A.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 B.借贷性融资与投资性融资
- C.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
- D.货币性融资与实物性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