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
- B.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出租动产或不动产
- C.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
- D.提供贷款或其他信用产生的债权
- A.企业
- B.机关团体
- C.事业单位
- D.个人
- E.个体工商
- A.用报告解读
- B.助学贷款政策
- C.信用卡使用
- D.贷款逾期
- A.依法行政
- B.发挥人民银行诚信建设示范作用
- C.加强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
- D.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
- A.常用户
- B.用户管理员
- C.一般用户
- D.普通用户
- A.准备动员
- B.试点推广
- C.正式实施
- D.总结表彰
- A.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
- B.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 C.最近3年有犯罪记录
- D.最近3年有重大行政处罚记录
- A.采集数据
- B.分析数据
- C.形成信用报告
- D.分析信用报告并提供分析结果
- A.方便查询
- B.来源于地方
- C.利于监管
- D.服务于地方
- A.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 B.有完善的业务操作、信息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等内控制度
- C.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
- D.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应为不少于5000万元)
- A.财政补贴
- B.风险补偿
- C.再担保基金投放
- D.税收减免
- E.绩效奖励
- A.信用卡透支消费没有按时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
- B.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
- C.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逾期记录
- D.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的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的欠息逾期
- A.与其他征信机构约定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给其他征信机构
- B.不能依照规定转让的,移交给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
- C.不能依照规定转让的,移交给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 D.不能依照前项规定转让、移交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信机构下销毁
- E.不能依照前项规定转让、移交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 A.机构普查
- B.机构筛选
- C.宣传推动
- D.质量检验
- A.个人信用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司法证据
- B.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商业银行和数据报送机构
- C.个人信用报告只能作为司法调查的参考,不能作为司法判决的证据
- D.个人信用报告客观记录了个人信用信息,故可以直接用于对抗第三人
- A.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 B.质押合同签订
- C.贷款合同签订
- D.发放贷款
- A.风险监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提醒
- B.及时提醒;风险监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C.风险监控;及时提醒;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D.及时提醒;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风险监控
- A.工商注册号码
- B.贷款卡编码
- C.社会信用代码
- D.组织机构代码
- A.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
- B.每季度第二个月10日
- C.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
- D.每季度第二个月20日
- A.商业银行
- B.银行业监管部门
- C.征信中心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 A.工作人员
- B.被送达人
- C.工作人员和被送达人
- A.身份证明材料
- B.征信查询授权书
- C.证据材料名称、内容
- D.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书面材料
- A.1
- B.2
- C.5
- D.10
- A.经过一定的加工、修改
- B.只进行客观展示,不做修改
- C.部分信息客观展示,部分信息进行修改
- D.以上都不对
- A.组织机构代码
- B.工商注册号
- C.贷款卡密码
- D.企业名称
- A.社会力量
- B.经济主体
- C.地方政府
- D.商业银行
- A.健全信用信息征集体系
- B.推进信用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 C.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D.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 A.1
- B.5
- C.10
- D.3
- A.资产负债率
- B.流动比率
- C.销售利润率
- D.速动比率
- A.马克思主义
- B.邓小平理论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科学发展观
- A.持卡人从结算年月起前推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
- B.持卡人从信息获取时间起前推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
- C.持卡人从办卡起后退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
- D.持卡人从结算年月起后推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
- A.人民银行
- B.银监局
- C.商业银行
- D.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A.6个月
- B.1年
- C.3年
- D.5年
- A.10
- B.15
- C.20
- D.30
- A.当地人民银行
- B.信用评级机构
- C.银监局
- D.金融机构
- A.9.2
- B.8.2
- C.7.2
- D.6.2
- A.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
- B.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C.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D.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A.2006年10月1日
- B.2007年10月1日
- C.2008年10月1日
- D.以上都不对
- A.政务诚信建设
- B.商务诚信建设
- C.社会诚信建设
- D.司法公信建设
- A.依法治国体系
- B.社会安全体系
- C.社会信用体系
- D.高校服务体系
- A.10
- B.20
- C.30
- D.60
- A.知情权
- B.异议权
- C.监督权
- D.纠错权
- E.司法救济权
- A.年审证明
- B.开户证明
- C.贷款证明
- D.信用证明
- A.规范性
- B.一致性
- C.严肃性
- D.统一性
- A.集中组织,一口接入
- B.集中组织,分别接入
- C.分散组织,单独接入
- D.分散组织,一口接入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农村合作银行
- D.外资银行
- A.A
- B.BB
- C.CCC
- D.CC
- A.质权人
- B.出质人
- C.代理人
- D.其他利害关系人
- A.5日;5日;3日
- B.5日;10日;3日
- C.10日;10日;5日
- D.10日;5日;5日
- A.使用
- B.参考
- C.对照
- D.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