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医疗保险
- B.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计划
- C.护理保险
- D.疾病保险
- A.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 B.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 C.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 D.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 A.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的自身残废。
- B.第三人的行为导致被保险人死亡,受益人放弃追偿权的。
- C.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
- D.受益人为获得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
- A.要求其上级机构作出书面说明
- B.出示重大风险提示函
- C.对有关人员进行监管谈话
- D.依法采取的其他措施
- A.任职资格申请材料的基本内容
- B.职务变更情况
- C.与该人员相关的风险提示函和监管谈话记录
- D.离任审计报告
- E.刑罚和行政处罚
- F.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 A.保险公司总公司
- B.保险公司分公司
- C.授权的保险公司分公司
- D.授权的中心支公司
- A.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人,年届18周岁至60周岁间;
- B.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可以不是同一人;
- C.所售产品应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且免于体检;
- D.销售用语应包含“您是否同意通过电话录音确认投保”的内容,并取得投保人肯定答复;
- A.《境内外汇账户管理规定》
- B.《境外外汇账户管理规定》
- C.《个人结算账户管理规定》
- D.《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
-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B.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 C.被判处其它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
- D.被金融监管部门取消、撤销任职资格,自被取消或者撤销任职资格之日起未逾5年。
- E.被金融监管部门禁止进入市场,期满未逾5年。
- A.银行本票
- B.支票
- C.银行汇票
- D.信用证
- A.根据年度内审计划,编制项目审计方案,做好审计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B.依照公司制度,在实施审计前一定时间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下发审计通知书。特殊情况下,审计通知书可以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 C.按照项目审计方案,运用审核、观察、监盘、访谈、调查、函证、计算和分析程序等方法,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审计证据与结论。实施内部审计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
- D.按照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及时编制、复核、报送审计报告。
- A.开户单位一日两次申请支取大额现金。
- B.开户单位提取大额现金的时间出现异常变化。
- C.开户单位连续几个工作日提取的大额现金出现异常变化。
- D.开户单位一日内申请对同一收款人签发两张金额为30万元的现金银行汇票。
- A.确认投保人是否购买了该保险产品,投保人是否在投保单上亲笔签名;
- B.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犹豫期的起算时间、天数以及犹豫期享有的权利;
- C.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 D.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宣传材料上的利益演示是基于公司精算假设,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
- E.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
- A.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
- B.提前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
- C.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费用扣除情况;
- D.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 E.人身保险产品保险期间、交费期限,以及不按期交纳保费的后果;
- F.人身保险合同观察期的起算时间以及对投保人权益的影响;
- G.人身保险合同犹豫期起算时间、期间及投保人犹豫期内享有的权利;
- A.应通过电话销售系统对销售时间进行管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设置禁止拨打时间。除客户主动要求外,每日21时至次日9时不得呼出销售。
- B.应通过电话销售系统建立禁止拨打名单。对于明确拒绝再次接受电话销售的客户,应录入禁止拨打名单,并设定不少于6个月的禁止拨打时限。
- C.应通过电话销售系统建立禁止拨打名单。对于明确拒绝再次接受电话销售的客户,应录入禁止拨打名单,并设定不少于12个月的禁止拨打时限。
- D.应建立因禁拨管理不当对客户造成骚扰的责任追究机制。
- A.人寿保险
- B.疾病保险
- C.医疗保险
- D.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 A.25
- B.30
- C.45
- D.50
- A.百分之五十
- B.二倍
- C.四倍
- D.五倍
- A.单位和个人
- B.机构和个人
- C.法人机构
- D.单位和机构
- A.专门机构,分公司负责人
- B.专属机构,营销服务部负责人
- C.专属机构,分公司负责人
- D.专门机构,营销服务部负责人
- A.经济资本方法
- B.经济方法
- C.资本方法
- D.计算资本方法
- A.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
- B.偿付能力监管的重心在于防范保险公司无法履行保单责任的风险
- C.防范风险,引导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是偿二代的核心理念
- D.第三支柱是通过风险综合评级等监管工具防范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难以定量的风险
- A.限制增设分支机构
- B.责令进行破产清算
- C.责令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
- D.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 A.帐内核算
- B.帐内列支
- C.账外核算和经营
- D.独立核算
- A.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 B.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 C.客户
- D.第三方
- A.是否为明显外来的原因
- B.是否由他人造成
- C.是否为先天原因
- D.是否由长存因素所致
- A.电话授权
- B.网络授权
- C.口头授权
- D.书面授权
- A.5个
- B.10个
- C.15个
- D.30个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3万元,5000元
- B.2万元,3000元
- C.3万元,1万元
- D.2万元,5000元
- A.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 B.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 C.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 D.向潜在投保人详细讲解保险合同条款
- A.大额交易
- B.可疑交易
- C.大额交易、可疑交易
- D.综合报告
- A.50名以上500名以下,100名以上500名以下,2
- B.100名以上500名以下,100名以上500名以下,2
- C.100名以上500名以下,100名以上500名以下,1
- D.50名以上500名以下,100名以上500名以下,3
- A.记过
- B.警告
- C.记大过
- D.留用察看
- A.对保险公司高管进行惩处
- B.勒令保险公司停业整顿
- C.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 D.禁止销售同类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