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
- B.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
- C.投保人不可以解除合同
- D.保险人不可以解除合同
- 正确
- 错误
- A.设立申请书,应包括机构名称、拟设立地、销售区域等;
- B.偿付能力符合条件的说明;
- C.电话销售中心设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拟设机构3年业务发展规划、电话销售系统建设规划、电话销售业务管控体系及主要制度等;
- D.受到行政处罚或者立案调查情况的说明;
- E.拟设机构筹建负责人的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
- A.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 B.改善相应业务流程;
- C.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
- D.建立风险持续监控体系;
- A.上一年度偿付能力充足,提交申请前连续2个季度偿付能力均为充足;
- B.保险公司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健全;
- C.申请人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有申请人认可的筹建负责人;
- D.对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已进行充分论证;
- E.在住所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其他分支机构的,该省级分公司已经开业;
- F.申请人最近2年内无受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不存在因涉嫌重大违法行为正在受到中国保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
- G.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其他分支机构,在拟设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省级分公司最近2年内无受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已设立的其他分支机构最近6个月内无受重大保险行政处罚的记录;
- A.中国公民16岁以上出示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
- B.16岁以下公民应有监护人代理开户,出具代理人身份证及使用人户口簿
- C.中国公民16岁以上出示户口簿
- D.16岁以下公民出示临时身份证
- A.受益人可以为一人或者数人
- B.受益人只能由投保人单独指定
- C.投保人可以单独变更受益人,而不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 D.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的且无其他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
- A.任职资格申请材料的基本内容
- B.职务变更情况
- C.与该人员相关的风险提示函和监管谈话记录
- D.离任审计报告
- A.指导编制保险机构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
- B.组织实施内部审计项目,确保内部审计质量。
- C.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与管理层沟通,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进展情况。
- D.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或管理层报告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
- E.协调处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机构和部门的关系。
- A.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 B.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 C.保险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 D.保险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A.无论杨某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合同的影响如何,保险公司只要决定解除合同,就可以不退还保险费。
- B.如果杨某告知的不实事项非常重要,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 C.如果杨某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保险公司对已经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 D.如果杨某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合同的影响重大,他可以要求保险公司予以更正,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风险管理
- B.持续检测
- C.持续监督
- D.风险监督
-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A.15日
- B.30日
- C.60日
- D.90日
- A.消费者提出通过调处机制解决纠纷的,或者调处机构通知参加调解的,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是否参加。
- B.设立专门的调解室,加强调解组织软硬件建设。
- C.建立调解员队伍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和辞退制度。
- D.保险公司要支持分支机构通过纠纷调处平台与消费者协商解决矛盾纠纷。
- A.构成可疑交易的第一笔交易发生之日起
- B.几笔交易的平均时间
- C.交易笔数最多的当天起
- D.构成可疑交易的最后一笔
- A.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 B.保险资金监管制度
- C.存款保险制度
- D.风险管控制度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60,10
- B.50,10
- C.10,60
- D.10,50
- A.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 B.保险公估机构
- C.保险投资机构
- D.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 A.补偿保险
- B.给付保险
- C.医疗保险
- D.收入保险
- A.公安部
- B.国务院
- C.中国人民银行
- D.财政部
- A.根据劳动合同追究责任
- B.一律扣减薪酬
- C.一律予以留用察看以上纪律处分
- D.一律开除
- A.单线问责
- B.双线问责
- C.三线问责
- D.及时上报
- A.1万元,5万元
- B.1万元,10万元
- C.2万元,8万元
- D.3万元,10万元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逐步推进保险信用信息与其他行业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 B.以需求为导向,使保险信用信息实现公开查询。
- C.依法推进保险信用信息系统与征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 D.建立多元化征信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 A.1亿元
- B.2亿元
- C.3亿元
- D.5亿元
- A.工牌
- B.标识卡
- C.证件
- D.身份卡
- A.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
- B.展业证
- C.A和B都需要
- D.A需要,B不需要
- A.一个月
- B.二个月
- C.三个月
- D.六个月
- A.保险公司与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行为。
- B.排查万能型人身保险产品(包括高现价产品)相关风险,出台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
- C.清理互联网保险经营资质,重点查处非持牌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 D.查处不法机构和不法人员通过互联网利用保险公司名义或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进行非法集资。
- A.1人
- B.2人
- C.3人
- D.4人
- A.医疗给付责任
- B.重大疾病责任
- C.失能收入损失责任
- D.意外伤害责任
- A.2年,3年
- B.3年,5年
- C.4年,5年
- D.5年,6年
- A.住房抵押与养老年金相结合
- B.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人同意的处置权
- C.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80岁
- D.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房屋抵押处置
- A.部分责任
- B.主要责任
- C.连带责任
- D.共同责任
- A.信息获取的低成本
- B.完全消除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 C.交易流程的简化
- D.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直接对接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A.保险公司
- B.互助性保险机构
- C.相互保险公司
- D.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