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船舶动力所排出的废气
- B.液货舱内液货蒸发气
- C.船舶动力所排出的废气和液货舱内液货蒸发气
- A.便携式氧分仪
- B.固定式氧分仪
- C.便携式测爆仪
- A.分解
- B.聚合
- C.裂变
- A.船舶动力所排出的废气
- B.液货舱内液货蒸发气
- C.船舶动力所排出的废气和液货舱内液货蒸发气
- A.97:3
- B.62:38
- C.94:6
- A.氮气
- B.含氧量低
- C.CO2
- A.防止惰气中某些水滴存在而产生耗电
- B.防止惰气中某些水滴存在而产生静电
- C.防止惰气中某些液体存在而产生静电
- A.18世纪
- B.19世纪
- C.20世纪
- A.无毒即可
- B.非爆炸气体状态和氧气浓度正常
- C.无毒和正常氧浓度,必要时还应达到非爆炸气体状态
- A.10升
- B.5升
- C.4升
- A.I、II、III型
- B.重力液舱与压力液舱
- C.独立式液舱与整体式液舱
- 22
-
防护服应满足?
- A.防水
- B.防爆
- C.阻止渗漏
- A.消化道
- B.呼吸道
- C.血液
- A.洗胃、催吐
- B.服牛奶、蛋清
- C.服小苏打溶液
- A.控制舱内含氧量
- B.控制舱内温度
- C.控制舱内压力
- A.防止惰气中某些水滴存在而产生耗电
- B.防止惰气中某些水滴存在而产生静电
- C.防止惰气中某些液体存在而产生静电
- A.在正常情况下一定出现爆炸气体环境的区域
- B.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气体环境的区域
- C.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毒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 A.爆炸危险性大
- B.不会发生爆炸
- C.爆炸危险性下降
- 29
-
测氧仪的不能随便调。
- A.零点
- B.报警点
- C.极限值
- A.缺氧
- B.有毒
- C.烟雾
- A.断开作业;“电气设备电源接通证明”
- B.合闸作业;“电气设备电源切断证明”
- C.断开作业;“电气设备电源切断证明”
- A.高于55℃
- B.高于65℃
- C.高于75℃
- A.轴封渗漏
- B.泵的腐蚀
- C.轴的长度
- A.烃气浓度
- B.氧气浓度
- C.惰气含量
- A.大付
- B.值班驾驶员
- C.泵浦员
- A.压缩空气驱动的隔膜式往复泵
- B.压缩蒸气驱动的隔膜式往复泵
- C.压缩空气驱动的隔膜式离心泵
- A.稀释加浓度
- B.稀释加置换
- C.稀释加引流
- A.IBC或BCH规则
- B.MRPOL73/78附则II
- C.SOLAS74公约
- A.便携式氧分仪
- B.固定式氧分仪
- C.便携式测爆仪
- 40
-
PH值<7的货品属:
- A.酸性
- B.中性
- C.碱性
- A.货品特性
- B.人员因素
- C.液货的挥发性、闪点,液货间的危险反应性
- A.单喷咀型,多喷咀型。
- B.单喷咀型,双喷咀型。
- C.1喷咀型,2喷咀型。
- A.垃圾袋
- B.回收装置
- C.淋浴和眼冲洗设备
- A.I、II、III型
- B.重力液舱与压力液舱
- C.独立式液舱与整体式液舱
- A.10秒
- B.15秒
- C.20秒
- A.连续通风
- B.通风一小时
- C.充惰
- A.11%
- B.16%
- C.18%
- A.火灾或爆炸
- B.中毒
- C.人员伤害
- A.不会变化
- B.定期检查
- C.可能降低
- A.若一方为牺牲阳极法的,而另一方的强制电流法保护装置处于正常运转即可
- B.若一方为牺牲阴极法的,而另一方的强制电流法保护装置处于正常运转即可
- C.若一方为牺牲阳极法的,而另一方的强制电压法保护装置处于正常运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