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船长(海上货物运输)试题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冬季木材干舷等于夏季木材干舷加上_________的1/36。

  • A.冬季吃水
  • B.冬季木材吃水
  • C.夏季吃水
  • D.夏季木材吃水
5

作为计算造船、租船、买卖船舶等费用基准的是_________。

  • A.总吨位
  • B.净吨位
  • C.运河吨位
  • D.总载重量
6

当船舶由较高载重线海区航行至较低载重线海区时,且高载重线段所消耗的油水总量小于高低载重线所对应的排水量之差,则船舶的排水量应根据________确定。

  • A.较低载重线
  • B.较高载重线
  • C.较低载重线时的排水量加上高载重线段的油水消耗
  • D.较高载重线时的排水量减去高载重线段的油水消耗
7

当船舶排水量一定时,由淡水港进入海水港_________。

  • A.吃水增加
  • B.吃水减小
  • C.吃水不变
  • D.变化趋势不定
8

淡水水尺超额量是指船舶_________平均吃水的改变量。

  • A.由标准海水进入标准淡水时
  • B.由标准淡水进入标准海水时
  • C.由海水进入淡水时
  • D.由淡水进入海水时
9

当船舶的尾吃水等于首吃水时,我国通常规定为_________。

  • A.首倾
  • B.尾倾
  • C.平吃水
  •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0

袋装水泥与砂糖的最低配装要求是_________。

  • A.可以相邻堆装
  • B.同室不相邻
  • C.不同室或不同舱
  • D.B和C都可以
11

袋装货物的堆码方法中垂直堆码是指_________。

  • A.袋口朝一个方向直上直下地堆码
  • B.袋口朝前后两个方向直上直下地堆码
  • C.上层货件压在下层货件接缝处
  • D.上层货件横向压在下层货件纵向接缝处
12

某轮装载后呈中垂状态,且稳性过大,则应采取以下_________措施来调整。

  • A.将首区货物移至中区
  • B.将中区底舱货物移至尾区二层舱
  • C.将首尖舱加满压载水
  • D.将中区双层底加满压载水
13

船运一批危险货物泄漏造成人员伤害,应从以下_________资料中查到其处理方法。

  • A.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
  • B.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表
  • C.危险货物品名表
  • D.以上均可
14

船舶最大尺度的作用是_________。

  • A.靠泊、通过和进入船闸、船坞的参考依据
  • B.计算总载重量及总吨位的主要尺度
  • C.计算运河吨位的主要尺度
  • D.丈量登记吨位的主要参数
15

船舶装载后为中垂状态,为增大尾倾,应_________。

  • A.在中区加压载水
  • B.将首部压载水移至中区
  • C.在首部加压载水
  • D.将中区压载水移至尾部
16

船舶装载后为中拱状态,为增大尾倾,应将_________。

  • A.压载水加在中区
  • B.首部压载水移至中区
  • C.压载水加在尾部
  • D.压载水加在首部
17

船舶装载后若KG增大,则意味着_________。

  • A.GM增大
  • B.GM减小
  • C.GM不变
  • D.A,B,C均有可能
19

船舶中垂是指_________。

  • A.船舶中部上拱,上甲板受压,船底受拉
  • B.船中下垂,上甲板受压,船底受拉
  • C.船中上拱,上甲板受拉,船底受压
  • D.船中下垂,上甲板受拉,船底受压
21

船舶在计算总吨和净吨时使用的尺度为_________。

  • A.最大尺度
  • B.登记尺度
  • C.船型尺度
  • D.总尺度
22

船舶临界稳性高度值随船舶_________的不同而不同。

  • A.重心高度
  • B.初稳性高度
  • C.横稳心高度
  • D.排水量
23

船舶由寒冷地区驶往暖湿地区时,货舱应_________。

  • A.断绝通风
  • B.排气通风
  • C.循环通风
  • D.视货物具体情况而定
25

船舶空载航行时,其吃水差与船长之比应_________。

  • A.小于2.5%
  • B.小于1.5%
  • C.大于2.5%
  • D.大于1.5%
26

船舶发生中拱变形时_________。

  • A.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
  • B.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
  • C.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
  • D.B或C
27

船舶的稳性是指_________。

  • A.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外力消失后能够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 B.保证船舶受外力作用而不倾覆的能力
  • C.船舶能够承受外部倾侧力矩的能力
  • D.以上都对
29

船舶的纵稳心是指_________。

  • A.船舶纵倾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 B.船舶纵倾前后两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
  • C.船舶纵倾前后重力作用线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 D.船舶横倾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30

船舶的动稳性等于_________。

  • A.最小倾覆力矩值
  • B.最大复原力矩值
  • C.复原力矩所作的功
  • D.外力矩所作的功
31

船舶的空船重量包括_________。

  • A.船体、机器设备、在船油水及船员行李的重量
  • B.船体及机器设备的重量
  • C.船体、机器设备、锅炉中的燃料及冷凝器中淡水的重量
  • D.船体及船舶常数的重量
33

除爆炸品外,其他危险货物的积载方式可分为_________,其中积载类C是指_________。

  • A.4种,可在舱面或舱内积载
  • B.5种,仅限舱面积载
  • C.4种,仅限舱内积载
  • D.5种,仅限舱内积载
34

吃水差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 A.船舶装载后浮心不与重心共垂线
  • B.船舶装载后漂心不与重心共垂线
  • C.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浮心共垂线
  • D.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
35

承运猪羊等活动物的船舶,在航行中如遇到动物死亡,则正确的处理方法有_________。

  • A.把死亡动物扔进海中
  • B.把死亡动物的尾巴切下留在船上
  • C.把死亡动物的一小撮头部毛剪下留在船上
  • D.把死亡动物的蹄子切下留在船上
36

吃水差比尺适用于计算_________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改变量。

  • A.大量载荷变动
  • B.少量载荷变动
  • C.任意重量的载荷变动
  • D.以上均有可能
38

承运重大件货物,实际的衬垫面积必须大于用公式计算的最小面积,原因是_________。

  • A.计算最小衬垫面积时,未计及衬垫物和系固索具的重量
  • B.海上航行时,货件对甲板的正压力一般要大于其自身的重量
  • C.由于上甲板有舷弧和梁拱,使衬垫物与甲板的实际接触面积变小
  • D.以上都是
39

操作方便且垛形稳固,但不利于通风的堆码方法是指_________。

  • A.垂直堆码
  • B.压缝堆码
  • C.加衬垫堆码
  • D.扎位堆装
40

按我国远洋标准,下列货物属于重大件货物的是_________。

  • A.单重超过3吨及单长超过12米确良
  • B.单长超过10米
  • C.单重超过40吨
  • D.单重超过5吨或单长超过9米
41

苯的闪点为-11℃,它属于危险货物中的_________。

  • A.易燃固体
  • B.中闪点易燃液体
  • C.低闪点易燃液体
  • D.高闪点易燃液体
42

按国际标准,下列货物属于重大件货物的是_________。

  • A.单重超过3吨及单长超过12米
  • B.单长超过10米
  • C.单重超过40吨
  • D.单重超过40吨或单长超过10米
43

按我国沿海运输标准,下列_________属于重大件货物。

  • A.单重超过3吨或单长超过12米
  • B.单长超过10米
  • C.单重超过40吨
  • D.单重超过5吨或单长超过9米
44

按船舶横倾角的大小,将稳性划分为_________。

  • A.大倾角稳性和初稳性
  • B.静稳性和动稳性
  • C.横稳性和纵稳性
  • D.破舱和完整稳性
45

按《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船舶最小倾覆力矩与_________无关。

  • A.船舶横摇角
  • B.船舶40°横倾角
  • C.船舶进水角
  • D.船舶重心高度
47

BC规则中对静止角大于35°的固体散货的平舱要求是_________。

  • A.尽量装满,合理平舱
  • B.需要时采取止移措施
  • C.仅在底舱装载时应充分平舱,使货物盖满舱底直至两舷
  • D.以上都不是
48

MHB货物系指_________。

  • A.能减少舱内含氧量的散货职
  • B.易于自热或自燃的散货
  • C.仅在散时有危险的固体散货
  • D.受潮湿时会产生危险的散货
49

某轮机舱旁设有一深舱,本航次装货结束,深舱内配装有桶装松香共九层,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 A.不合适,因为深舱应装液体不能装包装货
  • B.不合适,因为深舱靠近机舱,松香怕热
  • C.不合适,因松香怕热且堆装层数太多
  • D.不合适
50

_________对船舶装载能力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 A.合理进行船舶强度计算
  • B.合理编制积载图
  • C.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 D.合理确定航次燃油、淡水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