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报告飞行情况或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放行单;
- B.报告飞行情况或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飞行计划;
- C.报告飞行情况或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飞行天气报告表;
- A.应当上升到上一层高度飞向备降场
- B.应当下降到下一层高度飞向备降场,因飞行安全高度所限不能下降到下一高度层的,应当上升至上一层高度飞向备降场
- C.因与地面联络中断,可以保持原高飞向备降机场,由地面管制指挥其他飞机避让
- A.100-50
- B.200-100
- C.150-100
- A.300米,30米
- B.600米,30米
- C.300米,50米
- A.5公里
- B.8公里
- C.10公里
- A.飞行人员和航空器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油量以及天气情况等
- B.飞行人员和航空器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 C.飞行人员和航空器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 A.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 、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B.飞行任务、机组成员、起飞时间、航线 、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C.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 A.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航空公司的调度或签派部门
- B.机场航空单位或航空公司的负责人
- C.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部门
- A.穿越的地段、高度、时间;
- B.穿越的地段、方法、高度和时间;
- C.穿越的地段、进出点、高度和时间;
- A.国际、国内干线航路和固定航线
- B.国际航路和固定航线
- C.航路和固定航线
- A.机场区域内有关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 B.进入的飞行高度、机场区域内有关的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 C.进入的飞行高度、气象条件;
- A.飞往备降场的航向和通知备降场的天气情况;
- B.飞向备降场的航向、飞行高度和通知备降场的天气情况;
- C.飞往备降场的航向、飞行高度、油量和通知备降场的天气情况;
- A.负责该航路和航线的飞行管制部门;
- B.空中交通管理局下属的区域管制部门;
-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A.航线(航向)、高度、飞行次序和进出点;
- B.航线(航向)、高度、飞行次序;
- C.航线(航向)、高度;
- A.按照机场使用细则
- B.公布的进离场程序
- C.按照该机场的使用细则或者进离场程序
- A.1至5米高度
- B.1到10米高度
- C.1 到15米高度
- A.左 ,300至600米
- B.右,300至500米
- C.左,300至500米
- A.每小时15公里
- B.每小时20公里
- C.每小时50公里
- A.3
- B.2
- C.1
- A.在整个飞行阶段
- B.在起飞前开车起到着陆后关车止
- C.进入驾驶舱后到飞行结束离开驾驶舱
- A.30分钟
- B.45分钟
- C.1个小时
- A.区域低空管制区
- B.机场进近管制区
- C.机场飞行(塔台)管制区
- A.1.5公里
- B.2公里
- C.3公里
- 44
-
飞行申请的内容包括:()
- A.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飞行范围、起飞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B.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飞行范围、起飞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C.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起飞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 C.必须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批准
-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 C.必须经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
- A.半小时
- B.1小时
- C.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