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滞留
- B.开航前纠正缺陷
- C.通知船检机构
- D.禁止船舶进港
- A.驾驶室和主机控制室
- B.驾驶室和舵机室
- C.驾驶室和主机机旁控制台
- D.主机控制室和舵机室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 A.防撞舱壁前方的压载舱
- B.船首物料间
- C.船首油漆间
- D.要求安装进水报警系统的空舱
- A.向被保护处所输送灭火剂所需的管路有无控制阀,控制阀上有无清楚地标明该管路所通往的处所
- B.有无自动声响报警装置,如释放前报警,其效果如何(在试验后要求对有关设备进行复位)
- C.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是否能易于接近而且便于操作,在每一位置是否都有关于系统操作的清楚说明(操作程序)
- D.是否有一把钥匙放在位于控制箱附近明显位置的设有可击碎玻璃罩的盒子里
- A.在船上应有永久性张贴的破损控制示意图
- B.特别的安全须知中应列出对船舶和船员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各种事项(即关闭装置、货物系固和声响报警等等)
- C.在驾驶室内应有永久性张贴的或可随时使用的示意图
- D.破损控制示意图应清晰地标明各层甲板及货舱的水密舱室边界、在这些边界上的开口及其关闭方法与其控制装置的位置、以及用来校正船舶由于浸水而倾斜的装置
- A.载客500 人及以上的Ⅱ级客船应满足Ⅰ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B.载客50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Ⅱ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C.载客75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Ⅱ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D.载客100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Ⅰ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A.在甲板上和甲板下装运的货物和货物单元,应尽实际可能装载、堆装与系固成能在航行全过程中防止对船舶和船上人员的损伤或危害,并防止货物落水丢失
- B.货物单元装载时,在装载器具中的包装和系固应做到能在整个航行中防止对船舶和船上人员的损伤或危害
- C.在滚装船上货物单元的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对这种船上和装载器具上的系固装置以及系固点的强度和系绳强度应特别注意
- D.在重货或特殊外形尺寸货物的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确保不发生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坏,并在整个航程中保持足够的稳性
- A.在起居处所内不应布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 B.手提式灭火器应配有表明其是否已被用过的标志
- C.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控制站内应配备型式合适和数量足够的手提式灭火器。100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应至少备有5 具手提式灭火器
- D.用于任何处所的手提式灭火器,其中应有1 具存放在该处所入口外附近处
- 1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 A.对于木材运输船而言,在露天主甲板区域必须使用浮球式透气管
- B.船舶改变装载工况后,只要保持吃水不变化,重心高度不变,就可认为稳性和原来一致
- C.校核滚装船的最小船艏高度时,保证艏门水密,就可计量至艏舷门处
- D.横倾角小于20~30°的稳性,主要以初稳性高度GM计量
- A.油船可以在露天干舷甲板上装设舷墙代替栏杆
- B.甲板下通道应有主、应急照明
- C.引水员梯附近应有带自亮灯以及可浮绳的救生圈
- D.露天主甲板和上层建筑甲板上船员经常应当到达的地方应有栏杆、扶手绳等安全设施
- A.海上船舶危险货物适装证书
- B.海上船舶防污底系统证书
- C.海上船舶乘客定额证书
- D.海上高速船安全证书
- A.船舶主尺度
- B.乘客居住处所
- C.船舶分舱水平
- D.船舶承载能力
- A.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 B.船体上层建筑已发生实质性变更,以致有必要增加干舷
- C.未按规定进行期间检验的
- D.船体结构强度降低到不安全的程度
- A.通往集合站的路线应设有发光指示标志
- B.人均占面积至少为0.35 ㎡
- C.与登乘救生艇筏的集合地点,邻近的乘客处所和公共处所不可计入该集合地点的甲板面积
- D.集合站应张贴用符号。
- A.无限航区
- B.近洋航区
- C.沿海航区
- D.近岸航区
- A.海图和航路指南
- B.航行通告
- C.潮汐表
- D.灯塔表
- 18
-
航行设备应标明____
- A.制造厂
- B.型号和编号
- C.出厂年月
- D.检验单位
- A.登乘站
- B.应急控制站
- C.集合站
- D.重要位置
- A.所有船舶,均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国际通岸接头
- B.船上应存放长度为50mm、直径为16mm 的螺栓4 只和垫圈8 只
- C.所有5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均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国际通岸接头
- D.国际通岸接头应用钢材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并设计成能承受1.0MPa 工作压力
- A.油船
- B.化学品液货船
- C.气体运输船
- D.集装箱船
- A.水
- B.CO2
- C.干粉
- D.泡沫
- A.在散装货物装船前,船长应得到有关船舶稳性和基本装载情况下货物分布的综合资料
- B.部分装载舱应进行平舱,并保持船舶正浮
- C.对精矿或可以液化的其他货物,无论何时只有当它的实际含水量大于其可运输的含水量限度时才可被接受装船
- D.如作出认可的安全布置,确保在货物移动时有足够的稳性,而且船舶具有适当的结构完整性,则即使其含水量超过了限度,仍可接受此种精矿和其他货物装船
- A.开航后/船长
- B.开航前/船长
- C.开航前/三副
- D.开航后/三副
- A.大副
- B.二副
- C.三副
- D.开航后/三副
- A.门槛高度=600mm
- B.透气管高度=760mm
- C.F=D-d-船中船底板厚度+船中甲板边板厚度
- D.舱口盖高度=600mm
- A.封闭上层建筑端壁上出入口的门槛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380mm
- B.封闭上层建筑端壁上的所有出入口,应装设钢质或其他相当材料的门
- C.若用主机海水冷却水泵排放机舱的大量进水时, 可不必关闭海底阀
- D.门均应向外侧开启以增加对海水冲击的保护
- A.2010年5月3日
- B.2010年1月25日
- C.2007年5月3日
- D.2007年1月25日
- A.最上一层连续甲板
- B.强力甲板
- C.最低一层连续甲板
- D.船东可以自由选择,只有满足自防撞舱壁至尾尖舱舱壁之间连续横贯全船
- A.450,450,760
- B.760,450,760
- C.760,760,760
- D.450,760,760
- 3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 A.特别定期检验包括船底外部检查(坞内检验)和螺旋桨/尾轴检验
- B.国内海上航行船舶必须持有《海上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
- C.国内海上航行货船船的船底外部检查,在任何5 年内应至少进行2 次,且任何2 次之间的间隔应不超过3 年,其中1 次应在换证检验时进行。
- D.国内海上航行货船年度检验应试验所有火警探测及报警系统
- A.15
- B.16
- C.17
- D.18
- A.2
- B.3
- C.4
- D.5
- A.1
- B.2
- C.5
- D.长期
- A.40
- B.45
- C.50
- D.55
- A.当单台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为3000kW 及以上时
- B.当单台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为375kW 及以上时
- C.当单台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为750kW 及以上时
- D.所有
- A.500
- B.1600
- C.3000
- D.5000
- A.500
- B.1000
- C.1600
- D.3000
- A.光
- B.声
- C.A和B
- D.A或B
- A.1
- B.2
- C.3
- D.4
- A.75
- B.90
- C.100
- D.110
- A.15
- B.20
- C.30
- D.45
- A.1
- B.2
- C.3
- D.4
- A.20
- B.25
- C.50
- D.100
- A.3
- B.5
- C.10
- D.15
- A.≥150总吨
- B.≥300总吨
- C.≥500总吨
- D.所有
- A.绝缘
- B.绝热
- C.防火
- D.防冻
- A.驾驶室
- B.机控室
- C.机舱
- D.船长房间
- A.1
- B.2
- C.3
- D.4
- A.2
- B.3
- C.4
-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