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滞留
- B.开航前纠正缺陷
- C.通知船检机构
- D.禁止船舶进港
- A.驾驶室和主机控制室
- B.驾驶室和舵机室
- C.驾驶室和主机机旁控制台
- D.主机控制室和舵机室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 A.防撞舱壁前方的压载舱
- B.船首物料间
- C.船首油漆间
- D.要求安装进水报警系统的空舱
- A.向被保护处所输送灭火剂所需的管路有无控制阀,控制阀上有无清楚地标明该管路所通往的处所
- B.有无自动声响报警装置,如释放前报警,其效果如何(在试验后要求对有关设备进行复位)
- C.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是否能易于接近而且便于操作,在每一位置是否都有关于系统操作的清楚说明(操作程序)
- D.是否有一把钥匙放在位于控制箱附近明显位置的设有可击碎玻璃罩的盒子里
- A.在船上应有永久性张贴的破损控制示意图
- B.特别的安全须知中应列出对船舶和船员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各种事项(即关闭装置、货物系固和声响报警等等)
- C.在驾驶室内应有永久性张贴的或可随时使用的示意图
- D.破损控制示意图应清晰地标明各层甲板及货舱的水密舱室边界、在这些边界上的开口及其关闭方法与其控制装置的位置、以及用来校正船舶由于浸水而倾斜的装置
- A.载客500 人及以上的Ⅱ级客船应满足Ⅰ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B.载客50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Ⅱ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C.载客75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Ⅱ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D.载客1000 人及以上的Ⅲ级客船应满足Ⅰ级客船的相应要求
- A.在甲板上和甲板下装运的货物和货物单元,应尽实际可能装载、堆装与系固成能在航行全过程中防止对船舶和船上人员的损伤或危害,并防止货物落水丢失
- B.货物单元装载时,在装载器具中的包装和系固应做到能在整个航行中防止对船舶和船上人员的损伤或危害
- C.在滚装船上货物单元的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对这种船上和装载器具上的系固装置以及系固点的强度和系绳强度应特别注意
- D.在重货或特殊外形尺寸货物的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确保不发生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坏,并在整个航程中保持足够的稳性
- A.在起居处所内不应布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 B.手提式灭火器应配有表明其是否已被用过的标志
- C.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控制站内应配备型式合适和数量足够的手提式灭火器。100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应至少备有5 具手提式灭火器
- D.用于任何处所的手提式灭火器,其中应有1 具存放在该处所入口外附近处
- A.对于木材运输船而言,在露天主甲板区域必须使用浮球式透气管
- B.船舶改变装载工况后,只要保持吃水不变化,重心高度不变,就可认为稳性和原来一致
- C.校核滚装船的最小船艏高度时,保证艏门水密,就可计量至艏舷门处
- D.横倾角小于20~30°的稳性,主要以初稳性高度GM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