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 B.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C.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D.以上都是。
- A.免疫时间有限
- B.病原体的致病力太强
- C.个体差异
- D.以上都有可能
- A.15
- B.7
- C.10
- D.0~60
- A.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 B.免疫程序;
- C.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 D.以上都是。
- A.排除病例
- B.临床诊断病例
- C.实验室诊断病例
- D.不明原因病例
- A.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
- B.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 C.成人及青少年型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 D.以上都不对
- A.4天
- B.2天
- C.3天
- D.28天
- A.3月和9月
- B.2月和10月
- C.3月和10月
- D.2月和9月
- A.麻风腮联合疫苗、麻风联合疫苗
- B.麻风联合疫苗、麻风腮联合疫苗
- C.麻风腮联合疫苗、麻腮联合疫苗
- D.麻腮联合疫苗、麻风联合疫苗
- A.托儿所、幼儿园的所有幼儿
- B.小学内的所有学生
- C.新转入的在本地借托借读儿童
- D.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内的所有幼儿、学生,市外新转入的在本地借托借读儿童。
- A.凡是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检测到VDPV的病例
- B.凡是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检测到脊灰野病毒病例
- C.凡是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的病例
- D.凡是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临床上诊断为VDPV的病例
- A.一支注射器中
- B.同一天
- C.必须同时
- D.同一天不同部位
- A.6
- B.5
- C.4
- D.3
- A.《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
- B.《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 C.《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 D.《产品合格证》
- A.1
- B.2
- C.3
- D.6
- E.12
- A.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它重点人群
- B.辖区内0-5岁儿童和其它重点人群
- C.辖区内15岁以下人群
- D.辖区内0-6岁儿童
- A.口服
- B.皮内注射
- C.皮下注射
- D.肌内注射
- A.伤口处理+狂犬疫苗
- B.伤口处理+抗病毒血清
- C.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抗病毒血清
- D.注射狂犬疫苗
- A.口服
- B.皮内注射
- C.皮下注射
- D.肌内注射
- A.2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12小时内
- D.24小时内
- A.2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12小时内
- D.24小时内
- 32
-
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并处违法持有的疫苗货值金额( )的罚款。
- A.5倍以上
- B.2倍以下
- C.10倍以上
- D.2倍以上5倍以下
- A.2小时内
- B.6小时内
- C.12小时内
- D.24小时内
- A.本级人民政府
- B.本级卫生主管部门
- C.本级疾控机构
- D.本级卫生监督部门
-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 B.3月以下
- C.6月以上1年以下
- D.1年以上2年以下
- A.检验合格证
- B.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
- C.进口药品通关复印单
- D.以上均是
-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B.县级药品监督机构
- C.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 D.县级卫生监督部门
- A.①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 C.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 D.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40
-
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 )
- A.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 B.用于应急接种的疫苗
- C.用于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疫苗
- D.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