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 B.使用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 C.避免锐利器械刺、割伤人体;
- D.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 正确
- 错误
- A.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 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 A.掌握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
- B.掌握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
- C.准确执行医嘱 及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 D.配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 A.穿脱隔离衣前后
- B.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 C.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 D.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 A.4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 A.1小时
- B.2小时
- C.3小时
- D.4小时
- A.乙肝、丙肝
- B.梅毒
- C.艾滋病
- D.以上均是
- A.不能复用
- B.消毒后复用
- C.单独使用
- D.安全性测试后复用
- A.1小时;2小时
- B.1小时;12小时
- C.2小时;24小时
- D.2小时;36小时
- A.灭菌
- B.高水平消毒
- C.中水平消毒
- D.低水平消毒
- A.5分钟 5小时
- B.10分钟 10小时
- C.15分钟 24小时
- D.30分钟 48小时
-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
-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 A.36小时
- B.24小时
- C.12小时
- D.48小时
- 26
-
医疗废物,是指:()
- A.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的废物
-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间接感染性的废物
- C.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 D.以上三项都包括
- A.及时报中心消毒管理组织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 B.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 C.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 D.处理工作结束前,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 A.环境消毒
- B.合理使用抗菌素
- C.洗手
- D.隔离传染病人
- A.10月5日
- B.10月10日
- C.10月15日
- D.10月25日
- A.10%
- B.15%
- C.5%
- D.30%
- A.6%、7%、8%
- B.7%、8%、10%
- C.7%、9%、11%
- D.8%、10%、11%
-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 D.以上都不对
- A.抗菌药物的市场销售存在恶性竞
- B.各科医师对抗菌药物了解不够
- C.患者对抗菌药物盲从,无论何种疾病都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 D.以上都是
- A.肺部
- B.血液
- C.尿路
- D.手术部位感染
- A.革兰氏阳性菌
- B.革兰氏阴性菌
- C.真菌
- D.支原体
- A.内源性感染
- B.交叉感染
- C.环境感染
- D.以上均不是
- A.尿路感染
- B.术后伤口感染
- C.肺部感染
- D.皮肤感染
- A.内源性感染
- B.交叉感染
- C.环境感染
- D.以上均不是
- A.感染患者的病房
- B.厕所
- C.病区中的水池
- D.手推车、拖布、抹布
- A.问病史
- B.查体
- C.痰查结核菌
- D.X线检查
- A.消化系统
- B.免疫系统
- C.循环系统
- D.骨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