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卫生防疫高工复习资料(预防医学)含答案解析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炎衣原体的天然动物宿主是鼠
  • B.肺炎衣原体寄生于人类
  • C.肺炎衣原体可引起性病
  • D.肺炎衣原体培养容易
  • E.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儿童常见
2

RNA聚合酶Ⅱ主要转录下列何种基因

  • A.rRNA
  • B.hnRNT
  • C.tRNA
  • D.5SRNA
  • E.都转录
3

革兰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复染的作用是

  • A.增加已着色菌颜色
  • B.使脱色菌体着色
  • C.减轻着色菌体颜色
  • D.使革兰阳性菌的颜色改变
  • E.使革兰阴性菌的颜色变浅
4

狂犬病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可称之为

  • A.固定毒
  • B.野毒株或街毒
  • C.病毒原型
  • D.减毒株
  • E.强毒株
6

哪一种培养箱温度上升和下降均缓慢,但箱内温度均匀

  • A.直热式培养箱
  • B.隔水式培养箱
  • C.电热恒温培养箱及干燥两用箱
  • D.振荡培养箱
  • E.油电两用培养箱
7

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包括

  • A.热原质
  • B.甲酸
  • C.毒素
  • D.色素
  • E.抗生素
8

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 A.鞭毛
  • B.荚膜
  • C.菌毛
  • D.芽胞
  • E.质粒
9

某乡镇卫生院大夫,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病原培养,所遵循的如下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除部位取材
  •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 E.标本需冷藏运送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

  • A.革兰阴性杆菌
  • B.大多有菌毛
  • C.多数有鞭毛
  • D.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 E.有芽胞
11

下列哪一个条件最适合于病毒的长期保存

  • A.-20℃冰箱
  • B.-4℃冰箱
  • C.冷冻干燥
  • D.-70℃冰箱
  • E.50%甘油盐水
12

下列何种培养基是螺旋体检验时常用的培养基

  • A.BCYE培养基
  • B.Korthof培养基
  • C.PPLO培养基
  • D.血清斜面培养基
  • E.巧克力培养基
13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哪三大类

  • A.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 B.球菌、杆菌、螺形菌
  • C.球菌、杆菌、弧菌
  • D.球菌、杆菌、芽胞菌
  • E.以上都不对
14

细菌分离培养主要用于

  • A.细菌所致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 B.药物敏感试验
  • C.制造菌苗和类毒素
  • D.制造诊断菌液
  • E.治疗疾病
15

“里急后重”是下列哪种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

  •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 B.痢疾志贺菌
  • C.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 D.鼠伤寒沙门菌
  • E.伤寒沙门菌
16

巴氏消毒法,方法之一是加热

  • A.60℃,30分钟
  • B.62℃,30分钟
  • C.50℃,40分钟
  • D.70℃,10分钟
  • E.72℃,5分钟
17

新洁尔灭是属于哪一类的消毒剂

  • A.氧化剂
  • B.季铵盐类
  • C.醇类
  • D.还原剂
  • E.酚类
18

来苏儿消毒剂杀菌机制为

  • A.破坏菌体细胞壁
  • B.破坏细胞膜和抑制脱氢酶活性
  • C.使蛋白凝固
  • D.抑制生长因子
  • E.防碍细菌代谢
19

高压灭菌效果检验常用生物法、化学法等。其中生物法是

  • A.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20

消毒灭菌方法的种类很多,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熟练掌握,下列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巴氏消毒法属于干热灭菌法
  • B.流动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C.间歇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D.加压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E.煮沸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21

表示高压灭菌不彻底的指标是

  • A.灭菌后取出包裹在被灭菌物体的留点温度计,可见读数超过121℃
  • B.在温度记录仪上所描绘的锅内温度已121℃,而且维持20分钟以上
  • C.将硫酸、苯甲酸粉或结晶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完毕冷却后放入的试剂凝固成团块
  • D.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小时,培养液变为黄色
  • E.同D试验,培养液仍为紫色
22

采用高效滤材的薄膜滤器的微生物阻留率为

  • A.10%~60%
  • B.60%~90%
  • C.90%~99%
  • D.995%
  • E.100%
23

多数无芽胞的细菌在55℃~60℃温度下作用多长时间就可死亡

  • A.5~10分钟
  • B.15~20分钟
  • C.30~60分钟
  • D.1~2小时
  • E.2~4小时
24

巴氏消毒法,方法之一是加热

  • A.707℃,40~60秒
  • B.717℃,15~30秒
  • C.727℃,5~10秒
  • D.737℃,2~5秒
  • E.747℃,1~2秒
25

高压灭菌时为了保证灭菌效果,首要注意的是

  • A.直接升至所需压力即可
  • B.排除锅内全部冷气后,再升压
  • C.稍排冷气即可
  • D.排出锅内1/2冷气就行
  • E.排出锅内2/3冷气
26

将血清除菌最佳的方法

  • A.巴氏消毒法
  • B.煮沸法
  • C.高压灭菌法
  • D.紫外线消毒法
  • E.过滤除菌法
27

对消毒剂的要求是

  • 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
  • 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
  • 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 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
  • E.抑制微生物生长
28

可选用紫外线杀菌的是

  • A.人体皮肤
  • B.污染的桌面
  • C.生理盐水
  • D.注射器
  • E.手术器械
29

下列细菌结构哪一项与灭菌关系最为密切

  • A.鞭毛
  • B.荚膜
  • C.芽胞
  • D.菌毛
  • E.细胞壁
30

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述错误的是

  •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 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
  • 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 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 E.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31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 A.巴氏消毒法
  • B.煮沸法
  • C.流通蒸汽法
  • D.间歇灭菌法
  • E.高压蒸汽灭菌法
32

干烤灭菌的最适温度与时间是

  • A.56℃,30分钟
  • B.100℃,30分钟
  • C.100℃,2小时
  • D.160℃,2小时
  • E.250℃,2小时
33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新开发一般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应考虑进行下列理化检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 A.铅、汞、砷、pH
  • B.铅、汞、砷、甲醇
  • C.铅、砷、pH、甲醇
  • D.铅、汞、砷、甲醛
  • E.铅、砷、pH、甲醛
34

消毒是指

  • A.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的操作技术
  • B.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 C.不含活菌的意思
  • D.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 E.杀死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36

固体吸附剂采样管的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

  • A.越小
  • B.不确定
  • C.越大
  • D.与最大采样体积无关
  • E.不变
37

在血铅样品的采集和测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 A.采样和测定的时间
  • B.防止污染
  • C.防止溶血
  • D.防止样品的稀释或浓缩
  • E.采样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38

国标规定,双硫腙比色法测锌时,用什么试剂防止铜、汞、铅、铋与镉离子的干扰

  • A.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调至pH45~55
  • B.碘化钾溶液
  • C.氯化钠溶液
  • D.氯化亚锡溶液
  • E.亚硫酸钠溶液
39

气相色谱仪的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温度如何选择

  • A.与色谱柱温度相同
  • B.在100℃以上
  • C.比色谱柱温度高10℃
  • D.在150℃以上
  • E.比色谱柱温度高50℃并且在100℃以上
40

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砷时,加入了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加入此溶液的作用是

  • A.与砷化氢协同作用,以增加其荧光强度,增加方法的灵敏度
  • B.与硼氢化钠协同作用,以加速砷化氢的产生
  • C.消除消解液中残余的氧化物,增加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 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 E.减弱空白的荧光
42

在生物监测中,决定生物样品采集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样品的种类
  • B.待测毒物的毒性
  • C.待测毒物的代谢
  • D.待测毒物的物理性质
  • E.待测毒物的化学性质
43

在酸消解法中,为了加快消解,常常还加

  • A.氧化剂
  • B.还原剂
  • C.氧化剂或还原剂
  • D.基体改进剂
  • E.络合剂
44

我国日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中主要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包括以下物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 A.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 B.烷基磺酸钠
  • C.烷基硫酸脂
  • D.烷基苯磺酸钠
  • E.烷基磷酸酯
45

检查固体有机物纯度时,一般通过测量有机物的

  • A.沸点
  • B.密度
  • C.折光率
  • D.熔点
  • E.比旋光度
46

在有动力采样中,所用流量计不受气温和大气压影响的是

  • A.转子流量计
  • B.湿式流量计
  • C.质量流量计
  • D.孔口流量计
  • E.毛细管或限流临界孔
47

下列对维生素B1理化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所有维生素中最不稳定者之一
  • B.溶于水和甘油
  • C.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 D.氧化剂或还原剂都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 E.亚硫酸盐不易引起维生素B1的破坏
49

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

  • A.滴定一开始即加入
  • B.滴定至中途加入
  • C.滴定近终点时加入
  • D.滴定至碘的颜色退去后加入
  • E.任何时候都行
50

化学定性试验中空白试验的作用是

  • A.检查玻璃仪器
  • B.检查试验用具和试剂
  • C.检查样品的预处理
  • D.检查试剂和反应条件
  • E.检查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