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放疗物理师考试试题(1)含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电子束斜入射时侧向散射的影响可用哪个概念解释?

  • A.指形束概念
  • B.环形束概念
  • C.窄形束概念
  • D.锥形束概念
  • E.笔形束概念
2

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cm)与电子束的能量(Mev)之比为:

  • A.1/2-1/3
  • B.1/3-1/4
  • C.1/4-1/5
  • D.1/5-1/8
  • E.1/8-1/10
3

以下哪个参数用以表达电子束射野的均匀性?

  • A.R85/2
  • B.U90/50
  • C.L90/L50
  • D.P80/20
  • E.U80/20
4

入射电子束的最大可几方向反向投影后的交点位置称为:

  • A.发射点
  • B.偏转点
  • C.散射点
  • D.虚源
  • E.参考点
5

高能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分布曲线后部有一长长的”拖尾”,其形成原因是:

  • A.随深度增加,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 B.电子束入射距离较远
  • C.电子束入射能量较高
  • D.电子束中包含一定数量的X射线
  • E.电子束在其运动径迹上不易被散射
6

关于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随深度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 B.随深度增加,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 C.随深度减小,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 D.随深度减小,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 E.等剂量线不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9

散射箔的主要作用是:

  • A.收缩电子束
  • B.展宽电子束
  • C.降低射野边缘剂量
  • D.使射线束变得更陡峭
  • E.消除X射线污染
12

电子束旋转照射时,旋转等中心位于靶区的:

  • A.中心
  • B.前方
  • C.后方
  • D.侧方
  • E.边缘
13

关于腋锁淋巴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锁骨上淋巴结位置较浅,约为皮下1-3cm
  • B.腋下淋巴结的深度较深,约为皮下6-7cm
  • C.单用前野照射时,须用楔形补偿方法提高腋下淋巴结的剂量
  • D.楔形板的薄端对应腋下淋巴结区
  • E.若另开腋后野,楔形板的使用要考虑腋锁淋巴结的水平间距
15

人体曲面的校正方法除外哪项?

  • A.组织空气比法
  • B.组织最大剂量比法
  • C.有效源皮距法
  • D.有效衰减系数法
  • E.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16

TBI(全身照射)时,对较高能量的射线,加散射屏的目的是:

  • A.增加射线的吸收
  • B.减小反向散射
  • C.增加皮肤剂量
  • D.增加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建成
  • E.增加反向散射
18

关于楔形角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楔形角α用来表达楔形板对平野剂量分布的修正作用
  • B.楔形角α一般定义在10cm参考深度处
  • C.楔形角α随深度增加越来越大
  • D.入射能量越高,楔形角随深度变化越小
  • E.传统用的楔形角为15度,30度,45度,60度四种
19

利用楔形板作组织补偿时,所选楔形角α为:

  • A.α= arctgθ
  • B.α= K·tgθ
  • C.α= arctg(K·tgθ)
  • D.α= tg(K·tgθ)
  • E.α=K·arctg(tgθ)
20

计算不规则射野剂量分布的通用方法是:

  • A.Loshek法
  • B.Thoma法
  • C.Chui法
  • D.Clarkson法
  • E.Day法
21

SSD因子的表达式是:

  • A.SCD/SSD
  • B.(SCD/SSD)<sup>2</sup>
  • C.SCD/(SSD+dm)
  • D.SCD/(SSD+dm)<sup>2</sup>
  • E.(SCD/SAD)<sup>2</sup>
22

等中心处或标称源皮距下10cm深度处最大射野的80%宽度内最大最小剂量偏离中心轴剂量的相对百分数定义为:

  • A.原射线的离轴比
  • B.射野边界因子
  • C.射野的对称性
  • D.射野的平坦度
  • E.射野的均质性
23

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定义为:

  • A.散射空气比
  • B.最大组织空气比
  • C.反散因子
  • D.标准组织空气比
  • E.平均组织空气比
26

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应取在:

  • A.模体表面下
  • B.模体中心
  • C.模体表面
  • D.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
  • E.模体后缘
27

组织填充模体与组织补偿器的区别是:

  • A.组织填充模体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 B.组织填充模体应放在距离皮肤5cm以外
  • C.组织补偿器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 D.组织补偿器使用时放在患者入射方向的皮肤上
  • E.组织填充模体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剂量补偿装置
28

用固态或干水组织替代材料加工成的片形方块,称为:

  • A.标准模体
  • B.均匀模体
  • C.替代模体
  • D.水模体
  • E.组织填充模体
29

能形成“星形”剂量分布的重粒子是:

  • A.质子
  • B.快中子
  • C.π负介子
  • D.氮离子
  • E.氖离子
30

重离子用于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

  • A.高LET 高RBE 高OER
  • B.高LET 高RBE 低OER
  • C.高LET 低RBE 高OER
  • D.高LET 低RBE 低OER
  • E.低LET 高RBE 高OER
31

电离室的功能除外哪项?

  • A.检测X射线
  • B.监测电子束的剂量率
  • C.监测积分剂量
  • D.监测射野的平坦度
  • E.监测射野的对称性
32

MLC相邻叶片凹凸槽的设计目的是:

  • A.减少叶片间漏射线
  • B.减少叶片端面间的漏射
  • C.减小几何半影
  • D.减小散射半影
  • E.减小穿射半影
33

满足电子在加速器不变的轨道半径上运动而同时被加速的条件称为:

  • A.1∶2条件
  • B.1∶1条件
  • C.2∶1条件
  • D.3∶1条件
  • E.1∶3条件
34

关于滤过板的描述,哪项正确?

  • A.滤过板使射线高能部分吸收多于低能部分
  • B.改进后的X射线比原来的平均能量低
  • C.140Kv以下的X射线选择滤过板时用铜
  • D.使用复合滤板时,沿射线方向应先放原子序数大的
  • E.滤过越多,X线的强度越大
36

深部X射线能量范围是:

  • A.10-60Kv
  • B.60-160Kv
  • C.180-400Kv
  • D.400Kv-1Mv
  • E.2-50Mv
38

锎的半衰期是:

  • A.2.65d
  • B.26.5d
  • C.265d
  • D.2.65a
  • E.26.5a
39

临床治疗中主要用β射线治疗的放射源是:

  • A.碘-125
  • B.铱-192
  • C.钴-60
  • D.锎-252
  • E.锶-90
40

近距离治疗所用源位于200Kev-2Mev能量段的同位素所具有的物理特征是:

  • A.剂量率常数不变
  • B.剂量率常数随能量变化
  • C.剂量率常数随组织结构变化
  • D.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服从康普顿弹性散射规律
  • E.光电效应占主导地位
41

关于胶片在剂量学中的应用哪项描述错误?

  • A.检查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
  • B.获取离轴比及百分深度剂量等剂量学数据
  • C.验证相邻射野间剂量分布的均匀性
  • D.验证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 E.验证低能X射线的剂量分布误差
42

以水为吸收介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 A.1-10Kev
  • B.10-30Kev
  • C.30Kev-25Mev
  • D.25-100Mev
  • E.100-125Mev
43

以下哪项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 A.镭-226
  • B.铯-137
  • C.钴-60
  • D.铱-192
  • E.碘-125
46

用于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及日常监测的主要方法是:

  • A.量热法
  • B.电离室法
  • C.热释光法
  • D.半导体法
  • E.胶片法
47

只有当入射X(γ)光子能量大于多少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

  • A.200 Kev
  • B.400 Kev
  • C.1.02 Mev
  • D.1.25 Mev
  • E.1.33 Mev
48

指形电离室壁多选用什么材料?

  • A.铝
  • B.碳
  • C.石墨
  • D.酚醛树脂
  • E.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