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3mm
- B.4.4mm
- C.8.5mm
- D.18.8mm
- E.25.0mm
- A.铅,铋,铜,锡
- B.铅,铋,镉,锡
- C.铅,铁,铜,铋
- D.铅,铝,钨,铋
- E.铅,铝,铋,铜
- A.硬件的完整性
- B.硬件工作的可靠性
- C.计划系统功能正常
- D.系统软件齐备
- E.完成计划时间长短
- A.人体解剖的虚拟描述
- B.计算机硬件3D加速卡
- C.CT/MRI影像输入重建
- D.笔形束数字计算模型
- E.具有逆向计划设计
- A.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拍摄定位片和证定片
- B.用于治疗前的肿瘤诊断,拍摄定位片和证定片
- C.用于治疗中的肿瘤造影,拍摄定位片和证定片
- D.用于治疗后的肿瘤复查,拍摄定位片和证定片
- E.用于骨性标志的解剖定位核实,拍摄定位片和证定片
- A.保证治疗体位的重复
- B.可以检查升床的准确性
- C.可以校正患者体位是否躺平
- D.可以校正患者体位是否躺正
- E.可以校正照射野大小是否正确
- A.1张胶片,对称机架角,2次曝光
- B.2张胶片,对称机架角,2次曝光
- C.1张胶片,非对称机架角,1次曝光
- D.1张胶片,非对称机架角,2次曝光
- E.2张胶片,对称机架角,1次曝光
- A.选好适应症,置管,定位,计划,治疗,后处理
- B.选好适应症,定位,置管,计划,治疗,后处理
- C.选好适应症,计划,置管,定位,治疗,后处理
- D.选好适应症,置管,计划,定位,治疗,后处理
- E.选好适应症,置管,治疗,计划,定位,后处理
- A.输出剂量高,工作紧张
- B.能量选择范围宽,容易乱
- C.射线种类有X线、电子线,可出错
- D.高技术产品,结构复杂,故障多
- E.X射线能量高,表面剂量低
- A.4.62
- B.1.208
- C.3.226
- D.13.07
- E.8.25
- A.光子
- B.质子
- C.中子
- D.电子
- E.∏介子
- 12
-
加速器需要充气的部位是:
- A.波导管
- B.加速管
- C.电子枪
- D.调制器
- E.速调管
- A.磁控管功率不足,脉冲调制器工作异常、电子枪老化、束流线圈子参数漂移
- B.脉冲调制器工作异常、真空异常、电子枪老化、束流线圈子参数漂移
- C.电子枪老化、真空异常、脉冲调制器工作异常、束流线圈子参数漂移
- D.束流线圈子参数漂移、真空异常、脉冲调制器工作异常、电子枪老化
- E.真空异常、脉冲调制器工作异常、电子枪老化、束流线圈子参数漂移
- A.50KV/cm
- B.100KV/cm
- C.140KV/cm
- D.180KV/cm
- E.200KV/cm
- A.1945年
- B.1953年
- C.1956年
- D.1962年
- E.1978年
- A.氮气
- B.6氟化硫
- C.空气
- D.氟里昂
- E.氦气
- A.靶
- B.均整器、散射箔
- C.实时成像监视
- D.剂量监测电离室
- E.准直器铅门
- A.铜靶
- B.金靶
- C.钼靶
- D.铍靶
- E.银靶
- A.避免被加速的电子与空气分子碰撞、延长电子枪寿命、提高加速管频电场的击穿强度
- B.防止加速管老化、延长电子枪寿命、提高高频电场的击穿强度
- C.延长电子枪寿命、提高高频电场的击穿强度
- D.防止钛窗波疲劳、延长电子枪寿命、提高高频电场的击穿强度
- E.提高高频电场的击穿强度、延长电子枪寿命
- A.隔离器、取样波导
- B.波导窗、输入、输出偶合器
- C.终端吸收负载
- D.自动稳频系统
- E.离子泵
- A.50KV/cm
- B.100KV/cm
- C.140KV/cm
- D.180KV/cm
- E.200KV/cm
- 22
-
磁控管产生的功率在:
- A.0MW—1MW
- B.1MW—5MW
- C.3MW—10MW
- D.5MW—30MW
- E.7MW—50MW
- A.静电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
- B.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回旋加速器
- C.串列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感应加速器
- D.电子直线加速器、串列加速器
- E.回旋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串列加速器
- A.铁
- B.硼
- C.氮
- D.氖
- E.质子
- A.闸流管、波导管
- B.加速管、波导管
- C.速调管、磁控管
- D.磁控管、波导管
- E.波导管
- A.波导窗
- B.加速管
- C.磁控管
- D.耦合管
- E.速调管
- 27
-
天然入射源核素是哪种:
- A.镭-226
- B.钴-60
- C.铯-132
- D.镅-241
- E.以上都不是
- A.HVL低,射线穿透力高
- B.HVL高,射线穿透力高
- C.HVL低,不代表射线质的高低
- D.HVL高,射线穿透力低
- E.以上都不正确
- A.改变照射时间
- B.调整mA
- C.变换限光筒
- D.附加滤过板
- E.更换X线球管
- 30
-
中子源放射性核素是哪种:
- A.钴-60
- B.铱-192
- C.锎-252
- D.钯-103
- E.鍶-90
- A.镭-266,铯-137
- B.铯136,镭-266
- C.钴-60,铯-137,镭-266
- D.铱-192,铯-137,钴-60,碘-125
- E.碘-125,镭-266
- A.粒子辐射,韧致辐射
- B.特征辐射,韧致辐射
- C.射频辐射
- D.韧致辐射
- E.微波辐射
- A.放射性核素强度很大
- B.照射距离较长
- C.射线能量损失较多
- D.大部分能量被肿瘤组织吸收
- E.射线必须经过皮肤
- A.立体定向定位框架和摆位框架的使用
- B.三维坐标重建的高精度
- C.靶区定位和摆位的准确以及剂量在靶区内的高度集中
- D.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包括机架、准直器、床)的高精度
- E.CT、MRI与PET等先进影象工具的辅助与图象融合技术的应用
- A.靶区内的剂量处处相等
- B.靶区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 C.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 D.临床靶区内的剂量处处相等
- E.计划靶区内的剂量处处相等
- A.±1mm
- B.±2mm
- C.±1.5mm
- D.±2.5mm
- E.±3mm
- A.<4mm
- B.<8mm
- C.<6mm
- D.<5mm
- E.<3mm
- A.±1mm
- B.±2mm
- C.±2.5mm
- D.±1.5mm
- E.±3mm
- A.<8mm
- B.<4mm
- C.<5mm
- D.<6mm
- E.<10mm
- A.SAD技术,摆位要求是必须保证升床的准确
- B.SAD技术,机架转角的准确性和病人体位的误差都能保证射野中心轴通过肿瘤
- C.SSD技术,机架转角一定要准确同时注意病人的体位
- D.SSD技术给摆位带来方便和准确,优于SAD技术,应用越来越多
- E.ROT技术,是以肿瘤或靶区为中心用机架的旋转运动代替SAD技术中机架定角照射
- 41
-
靶区剂量的总不确定度为:
- A.2%
- B.<5%
- C.4.2%
- D.3%
- E.2.5%
- A.肿瘤区域的剂量分布比较均匀,肿瘤后的正常组织剂量很小
- B.肿瘤前的正常组织剂量很低,远小于肿瘤剂量
- C.它适于治疗表浅,偏位部位的肿瘤
- D.它以单野照射较好,能量的选择依据肿瘤深度而定
- E.电子束能量不宜过高,合适的能量范围4Mev-25Mev
- A.高能光子单野
- B.高能电子束单野
- C.双光子混合束单野
- D.高能光子与电子束混合束单野
- E.双能电子束照射单野
- A.从表面到一定深度,剂量分布均匀
- B.能量高表面剂量低,能量低表面剂量高
- C.在一定深度之后,剂量下降快
- D.随能量增加,下降梯度变小
- E.剂量建成区比较窄并随能量增加而变化
- A.4.0cm
- B.4.5cm
- C.3.0cm
- D.3.5cm
- E.3.6cm
- A.患者表面
- B.标称源皮距照射时,位于患者体表
- C.非标称源皮距照射时,位于患者体表外
- D.非标称源皮距照射时,位于患者体表内
- E.靶区几何中心
- A.在低密度组织肺后,由于衰减慢引起吸收剂量升高
- B.临床应用中,查表有效深度=实际组织深度—0.5×cm肺组织厚
- C.临床应用中,查表有效深度=实际组织深度+0.65×cm肺组织厚
- D.在低密度组织肺中,由于散射减少(z小)抵消了剂量的部分升高
- E.对肺应进行几何衰减的校正
- A.15度
- B.30度
- C.40度
- D.45度
- E.60度
- 49
-
下面哪一种廉洁是错误的:
- A.几何半影与放射源(S)尺寸大小有关
- B.几何半影与源限距离无关
- C.穿透半影的大小决定于准直器的设计
- D.散射半影主要决定于射线质
- E.三种半影构成的总的效果为物理半影
- A.肿瘤空气比法修正人体曲面、组织不均匀性
- B.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修正人体曲面、组织不均匀性
- C.有效源皮距法修正人体曲面
- D.有效衰减系数法修正人体曲面
- E.肿瘤空气比的指数校正即电子密度在修正组织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