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cm×3cm
- B.4cm×4cm
- C.5cm×5cm
- D.6cm×6cm
- E.根据病情透视下确定
- 2
-
肺癌定位应:
- A.尽量保护正常肺组织,脊髓受量越少越好
- B.不必保护正常肺组织
- C.不考虑脊髓受量
- D.不必挡铅
- E.不考虑病灶位置
- A.根治治疗
- B.术前放疗
- C.术后放疗
- D.单纯放疗
- E.姑息放疗
- A.1/3-1/2或椎体前缘
- B.1/2-2/3处
- C.1/3-1/4处
- D.1/4-1/5处
- E.1/51/6 处
- A.2-3cm
- B.3-4cm
- C.4-5cm
- D.5-7cm
- E.7-8cm
- A.BEV
- B.REV
- C.DRR
- D.XR
- E.MLC
- A.在40℃水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
- B.在50℃水中浸泡发白后取出
- C.在70℃水中浸泡透色后取出
- D.在90℃水中浸泡发白后取出
- E.在100℃水中浸泡发白后取出
- A.放在皮肤表面,提高皮肤剂量,改善组织剂量分布
- B.远离皮肤表面,以保证高能X线照射时皮肤剂量低
- C.形状必须与体表轮廓一致以改善剂量分布
- D.厚度必须相同,保证剂量分布改善
- E.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 A.靶区平均剂量
- B.靶区中位剂量
- C.靶区靶剂量
- D.靶区最小剂量
- E.靶区最大剂量
- A.体位固定器
- B.楔形板
- C.口服造影剂
- D.水解塑料面网
- E.皮肤墨水
- A.正交和不完整正交投影重建法
- B.同中心投影重建法
- C.双等中心投影重建法
- D.立体平移投影重建法
- E.变交投影重建法
- A.4~25 MeV
- B.4~25MV
- C.4~18MV
- D.6~18MeV
- E.6~35MeV
- 13
-
错误的钴-60物理量值:
- A.1毫居里钴-60相当于1.6毫克镭当量
- B.照射电力常数为8.25伦
- C.半衰期为5.3年
- D.平均寿命为7.6年
- E.平均每月衰减为1.1%
- A.深部剂量高,适于治疗深部肿瘤
- B.骨损伤小
- C.旁向散射多少
- D.表面剂量低
- E.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经济可靠
- A.两个定时器系统中的一个不许能独立终止照射
- B.是累计式计时器,其走时误差不大于1%
- C.照射中断或终止时爆出其显示值
- D.照射终止后,再照射时必须先复位
- E.必须以分或秒为计时单位
- A.提供被加速的电子
- B.可由钍钨材料制成
- C.电子枪一直热式、间接式、和宏基式三种
- D.电子枪可由氧化物制成
- E.电子枪可永久使用
- A.放射源强度较小
- B.治疗距离较短
- C.大部分放射线的能量被组织吸收
- D.放射线必须经过皮肤、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
- E.肿瘤剂量不必受到皮肤耐受量的限制
- A.隔离器
- B.波导窗
- C.波导
- D.取样波导
- E.离子泵
- 19
-
对滤过板的错误描述是:
- A.滤过板是为了去掉低能部分,改善射线质量
- B.滤过板以降低剂量率,延长治疗时间为代价而提高平均能量
- C.同一管电压,滤过板不同所得半价层也不同
- D.使用复合滤过板,从射线窗口向外,先方原子序数低的后方高的
- E.低能X线,滤过板材料为铝,能量较高时,材料为铜
- A.缩小放射源直径
- B.增加限光筒至皮肤的距离
- C.采用同心球面准直器
- D.铅块遮挡
- E.采用消半影装置
- A.X线球管的真空度要求为10-6~10-7τ
- B.每天开机前,要对深部X线机的球管进行“真空训练”
- C.浅层X线机的球管要使用风冷或水冷
- D.深部X线治疗机的球管,要线使用水冷,再使用油冷却水
- E.X线球管阳极,要加几百KV的高压作为电子加速电场
- A.靶区包括显在的瘤体外还包括潜在的可能受肿瘤侵犯的亚临床灶
- B.近距离放疗通长采用百分相对吸收剂量(率)值,而不用绝对剂量(率)来定义靶区
- C.照射区接受的照射剂量用于评估正常组织受照程度
- D.参考体积以及为由参考剂量值面包罗的范围,对于外照射元素考体积的概念
- E.危及器官,指临近及为于靶区内的敏感器官,其对射线的耐受程度直接影响治疗方案及处方剂量的选择
- A.用人体组织替代材料做成的体模称为人体模型
- B.体模的材料要求使其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与人体组织相同
- C.常用的人体组织等效材料有水、压缩木块、塑料等
- D.非均质人体等效模型,不仅外形而且用不同的密度替代材料替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
- E.组织替代材料MIXD的组成成分是氧化镁,氧化钛和聚乙烯
- A.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精度
- B.激光灯定位
- C.小野剂量分布的测量
- D.数学计算模型
- E.光学距离指示器
- A.入射点与出射点:表示射线中心轴与人体或体模表面的交点
- B.源皮距:表示射线源到人体或体模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 C.源瘤距:表示射线源沿着射野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的点的距离
- D.源轴距:表示射线源到机架旋转中心的距离
- E.源皮距:表示人体或体模表面到机架旋转中心的距离
- A.15°
- B.30°
- C.40°
- D.45°
- E.60°
- A.光子具有一定能量,而无静止质量
- B.光子可转化为具有一定质量的正负电子对
- C.质量可互相转换,一定质量反映一定能量
- D.质量与能量都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 E.当质量发生变化时,其能量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
- 28
-
下列术语中错误的定义是:
- A.散射最大剂量比:为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深度处的散射线剂量与空间同一点体模内原射线之比
- B.组织空气比:为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 任一点的吸收剂量率与移去体模后空间同一点在自由空气中的小体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 C.组织体模比:为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体模中参考点吸收剂量率之比
- D.组织最大剂量比:为体模内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与空间同一点空气中最大剂量点处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 E.反射因子:为体模两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的吸收剂量与空气中该点吸收剂量率之比
- A.入射面处曲线集中,随深度增加,逐渐散开,有较大的旁向散射
- B.曲线的曲度随深度、射野面积及能量变化而变化
- C.等剂量曲线(包括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只有对具体机器在具体条件下才有意义
- D.等剂量曲线表明,低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而高值等剂量线则呈膨胀趋势
- E.不论入射面是平的还是弯曲的,曲线中心部分与入射表面平行
- A.定期对治疗机机头防护的检查
- B.定期对治疗机准直器的防护检查
- C.对建筑屏蔽防护效能的检查
- D.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剂量防护的检测
- E.对自然本底的剂量检测
- A.±1%
- B.±2%
- C.±3%
- D.±4%
- E.±5%
- A.设备简单只需一般的化学分析仪器,如紫外分光度计
- B.在很宽的剂量率范围内剂量响应与计量率无关
- C.溶液中剂量转换成水中剂量的转换系数近似为1
- D.化学剂量计是根据被照射物质的化学反映产额米测量射线剂量]
- E.化学剂量计较电离室型剂量计更适于临床应用
- A.n2
- B.2n
- C.2n2
- D.4n2
- E.2n4
- A.2、8、16、32、50
- B.2、8、18、32、50
- C.4、8、24、32、64
- D.2、8、24、36、52
- E.4、8、16、32、54
- A.两相邻野彼此沿相邻方向,向外倾斜的方法
- B.计算求得两相邻野在皮肤裂面的间隔
- C.利用半野挡铅将其射野扩大散度消除
- D.利用“半野产生器”(特殊的楔形挡块)
- E.射野在皮肤表面分开,将剂量冷点移到近皮肤表面有肿瘤的地方
- A.灯光野与实际射野的符合性,允许精度在±2mm以内
- B.X线能量的检查J20/J10比值变化全在±2mm以内
- C.电子束能量的允许精度即治疗深度R85的变化量为±2mm以内
- D.剂量测量允许精度均在±2mm以内
- E.加速器上的监督剂量仪线性,允许精度为±1mm以内
- A.8cm
- B.10cm
- C.12cm
- D.14cm
- E.16cm
- A.韧致辐射是X线的主要成分
- B.离开X线球管的X 射线能谱,直接用于临床治疗
- C.最高X射线的能量等于入射电子的打靶能量
- D.使用滤过板是为了减低皮肤剂量,而增加深度组织的剂量
- E.使用滤过板是为了滤去较低能量段的能量而相对保留高能量段的能量
- A.电子穿射射程正于电子能量,根据不同肿瘤深度选择合适电子能量
- B.到达一定深度后,剂量急剧下降,临床上利用这一特点可保护病变后正常组织
- C.等剂量曲线呈扁平状,提供一个均匀满意的照射野
- D.骨,脂肪,肌肉剂量吸收差别不明显,与普通X线比无大差别
- E.单野适宜治疗表浅及偏心肿瘤
- A.3
- B.4
- C.5
- D.6
- E.7
- 41
-
不属于电磁波的物质是:
- A.X或γ射线
- B.光波和热波
- C.红外线和紫外线
- D.超声波
- E.无线电波
- A.物质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大
- B.当物质的速度趋近光速时,该物质的质量
- C.物质的速度不可能超过真空中光速
- D.对于光子由于静止质量为零,光子的总能量 就是其功能
- E.物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小
- A.2MV以下的X射线,以管电压值表示X射线的峰值能量
- B.2MV以下的X射线,临床上的半价层表示X线的强度
- C.2MV以上的X射线,通常以MV表示X射线的质
- D.γ射线通常用核数表示射线的性质,如钴—60γ线
- E.快中子。负π介子等射线,其射线质的概念应表示射线的生物效应
- A.防撞装置
- B.运动应急停止措施
- C.射野挡铅固定
- D.水冷机
- E.治疗床连锁
- A.原子序数
- B.原子质量数
- C.核外电子数
- D.核内质子数
- E.核内中子数
- 46
-
放射性质量:
- A.表明放射性元素的蜕变情况
- B.表明放射性元素蜕变方式
- C.表明放射性元素发射粒子的种类
- D.表明放射性元素发射粒子的能量
- E.不能用克镭当量表示,只能用居里表示
- A.电离室(包括电缆)
- B.静电计
- C.监督(标准)源
- D.温度计 气压计
- E.校准数据
- A.灵敏度高
- B.灵敏体积小
- C.适于测量梯度变化大的区域
- D.探头 压低
- E.物理密度较空气低
- A.N0:衰变前的原子数
- B.N:衰变到t时刻的原子数
- C.t:由N0到N的时间
- D.A:衰变常数与元素放射性无关
- E.e:自然指数对,其值为2.718
- A.9~11MeV
- B.12~13MeV
- C.14~15MeV
- D.16~17MeV
- E.18~19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