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7消毒员高级技师工人专业知识考核(消毒灭菌菌技术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手术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 A.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 B.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 C.接触病人的麻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 D.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不得使用
  • E.以上都是
2

被朊毒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用哪种消毒剂浸泡60分钟

  • A.氢氧化钠溶液
  • B.过氧乙酸溶液
  • C.乙醇
  • D.含氯消毒剂
  • E.戊二醛
3

手术器械不能用下列哪种方法灭菌

  • A.压力蒸汽灭菌器
  • B.环氧乙烷灭菌器
  • C.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
  • D.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 E.臭氧
4

医疗器械灭菌前去污清洗的意义在于

  • A.保证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
  • B.破坏细菌细胞膜
  • C.使蛋白凝固
  • D.抑制生长因子
  • E.妨碍细菌代谢
5

医院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不包括

  • A.热力消毒灭菌
  • B.紫外线消毒
  • C.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 D.电离辐射灭菌
  • E.微波消毒
6

下列哪种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 A.乙肝病毒
  • B.HIV
  • C.朊毒体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结核杆菌
7

乙醇对下述哪种细菌或病毒,杀灭或灭活能力弱

  • A.乙型肝炎病毒
  • B.白色葡萄球菌
  • C.甲型肝炎病毒
  • D.大肠杆菌
  • E.金黄色葡萄球菌
8

环氧乙烷对下列哪些物品的杀灭效果最好

  • A.纸张,纤维制品
  • B.玻璃
  • C.金属
  • D.镀铬制品
  • E.陶瓷
9

目前医院常用的戊二醛浓度为

  • A.0.5%
  • B.1.0%
  • C.1.5%
  • D.2.0%
  • E.3.0%
10

下列消毒剂中,属于低效消毒剂的是

  • A.戊二醛
  • B.乙醇
  • C.来苏儿
  • D.碘酊
  • E.臭氧
11

下列的组合条件中,均能增强过氧乙酸杀菌能力的是

  • A.温度升高,浓度增加,湿度下降
  • B.温度下降,浓度增加,湿度下降
  • C.温度升高,浓度增加,湿度增加
  • D.温度升高,浓度下降,湿度增加
  • E.温度下降,浓度下降,湿度下降
12

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 A.聚维酮碘(碘伏)
  • B.乙醇
  • C.氯已定
  • D.二氧化氯
  • E.苯扎溴铵
13

等离子体灭菌的原理是

  • A.活性基团的作用
  • B.高速粒子击穿作用
  • C.紫外线的作用
  • D.温度的辅助作用
  • E.以上全是
14

采用高效滤材的薄膜滤器的微生物阻留率为

  • A.10%~60%
  • B.60%~90%
  • C.90%~99%
  • D.>99.9%
  • E.100%
15

微波消毒常用的频率是

  • A.915MHz与2450MHz
  • B.880MHz与2450MHz
  • C.915MHz与3000MHz
  • D.215MHz与3752MHz
  • E.512MHz与3000MHz
16

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力要大,其原因是

  • A.可迅速提高温度
  •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 C.迅速破坏细菌酶类
  • D.促使糖类分解
  • E.使细菌迅速失活
17

下列对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限制事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禁止标注广谱、速效、无毒、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
  • B.禁止标注抗生素、激素等禁用成分内容
  • C.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使用范围、剂量及方法,无检验依据的杀灭微生物类别和有效期
  • D.禁止标注用于人体手、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肛肠等特定部位等内容
  • E.禁止标注无效批准文号或许可证号
18

消毒灭菌方法的种类很多,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熟练掌握,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巴氏消毒法属于干热灭菌法
  • B.流动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C.间歇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D.加压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 E.煮沸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19

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是

  • A.随流阻挡
  • B.重力沉降
  • C.静电吸附
  • D.扩散粘留
  • E.以上均是
20

次氯酸钠类消毒液不适宜使用的消毒对象是

  • A.一般物体表面消毒
  • B.食饮具消毒
  • C.果蔬消毒
  • D.织物消毒
  • E.医疗器械
21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正常情况下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采样面积分别是

  • A.25cm2,25cm2
  • B.25cm2,30cm2
  • C.50cm2,50cm2
  • D.100cm2,30cm2
  • E.100cm2,60cm2
2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生产环境中空气采样应该在下列何种状态下进行

  • A.静态(室内设备正常运行,无工作人员)
  • B.动态(室内设备正常运行,人员正常操作)
  • C.空态(室内无设备和人员)
  • D.消毒处理过程中
  • E.随机
23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标准是

  • A.无菌,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B.细菌菌落总数≤1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C.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D.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 E.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24

无菌试验应该在下列何种实验室中进行

  • A.普通微生物实验室
  • B.洁净度100级的实验室
  • C.洁净度1000级的实验室
  • D.洁净度10000级的实验室
  • E.BSL2实验室
25

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有仪器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其中生物监测法使用的指标菌是

  •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 B.短小杆菌芽胞(E601)
  •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
  • D.大肠杆菌(8099)
  • E.白色念珠菌
26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合理的采样时间是

  • A.消毒处理后、医疗活动之前
  • B.医疗活动之中
  • C.医疗活动之后
  • D.随机
  • E.以上均可
27

卫生用品的杀菌性能判定为有杀菌作用时,其杀菌率应为

  • A.杀菌率≥50%
  • B.杀菌率≥90%
  • C.杀菌率≥99%
  • D.杀菌率≥99.9%
  • E.杀菌率为100%
28

干热灭菌效果监测中,生物法常使用的指标菌是

  •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 B.短小杆菌芽胞(E601)
  •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
  • D.大肠杆菌(8099)
  • E.白色念珠菌
29

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包括

  • A.化学中和法
  • B.过滤冲洗法
  • C.稀释法
  • D.离心沉淀法
  • E.以上全是
30

一般认为,下列微生物中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

  • A.细菌繁殖体
  • B.真菌
  • C.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 D.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 E.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31

若某消毒方法的D值为15,则表示该方法

  • A.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00%
  • B.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9%
  • C.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0%
  • D.作用10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50%
  • E.作用1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5%
33

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述错误的提法是

  •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 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
  • 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 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 E.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34

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是

  • A.250mg/L,20min
  • B.50mg/L,40min
  • C.500mg/L,30min
  • D.200mg/L,15min
35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

  • A.病原细菌
  • B.病原真菌
  • C.病原病毒
  • D.病原微生物
  • E.病原放线菌
36

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

  •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
  • B.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
  • 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
  • D.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
37

紫外线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计量不应低于

  • A.10000μW*S/cm2
  • B.600000μW*S/cm2
  • C.60000μW*S/cm2
  • D.100000μW*S/cm2
38

医疗器械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一般需要维持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 A.115℃,15—30min
  • B.121℃,10—15 min
  • C.121℃,15—30min
  • D.115℃,20—30 min
39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时间

  • A.7天
  • B.16天
  • C.10—14天
  • D.10小时
40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 B.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 C.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 D.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42

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 B.中度危险性物品
  • C.低度危险性物品
  • D.无危险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