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员初级考试试卷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 )是婴儿大动作发育的顺序。

  • A.抬头、坐、立、行、跳、跑等
  • B.抬头、立、坐、行、跑、跳等
  • C.抬头、行、立、坐、跳、跑等
  • D.抬头、坐、立、行、跑、跳等
2

年龄()心律及血流速度越快。

  • A.越老
  • B.越小
  • C.越大
  • D.不变
3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员工之间平等尊重的措施是()。

  • A.互利互惠,加强协作
  • B.加强交流,平等对话
  • C.只要合作,不要竞争
  • D.人心叵测,谨慎行事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 A.语感自然,不呆板
  • B.用尊称,不用忌语
  • C.语速适中,不快不慢
  • D.多使用幽默语言,调节气氛
5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 A.注重环境效益
  • B.增加职工福利
  • C.注重经济效益
  • D.开展员工培训
6

我们要尊重、关心和爱护婴儿,做到()。

  • A.满足婴儿的所有要求
  • B.溺爱婴儿
  • C.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也不批评
  • D.搂抱、蹲下来与婴儿交流
7

与婴儿进行语言沟通是从()两方面来实现的。

  • A.面部表情与手的动作
  • B.动作和倾听
  • C.懂话与说话
  • D.倾听与交流
8

只有首先向家长讲解(),才能在小组与团体教学课上得到家长准确的配合。

  • A.课程体系
  • B.课后家庭练习内容
  • C.注意事项和配合教学的方法
  • D.本节课学习内容
9

与婴儿沟通是通过()两种主要方式来实现的。

  • A.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 B.游戏交流与生活协助
  • C.观察与思考
  • D.抚摸与微笑
10

在小组与团体教学课中,一对一教学的技巧是通过()来实现的。

  • A.安排小组训练
  • B.课外游戏
  • C.组织家长与婴儿进行一对一的练习并个别指导
  • D.育婴师分别与每一个婴儿进行一对一的练习
11

全面了解婴儿发展潜质是以()作为正确方法的。

  • A.评价婴儿运动、语言、认知、社会行为、情绪、气质等方面大发展
  • B.评价婴儿对音乐、运动的发展
  • C.评价婴儿运动、语言、认知方面的发展
  • D.评价婴儿父母的文化修养、聪明程度
12

()是对DDST发育量表的符号记录正确的解释。

  • A.F(通过)、R(没有机会)、P(没有通过)、NO(未有机会做)
  • B.P(通过)、R(没有通过)、NO(拒绝做,但不能说明不会)、F(未有机会做)
  • C.P(通过)、F(没有通过)、P(拒绝做,但不能说明不会)、NO(没有机会做)
  • D.P(通过)、F(没有通过)、R(拒绝做,但不能说明不会)、NO(没机会做)
13

施教者要从()出发来设计发展目标和游戏活动。

  • A.家长的学习兴趣
  • B.早教机构的条件
  • C.婴儿的发展需要和学习兴趣
  • D.家庭的需要和兴趣
14

()称为婴儿发展评价。

  • A.对婴儿生理上的成熟程度进行评定和估价
  • B.对婴儿精细动作进行评定和估价
  • C.对婴儿心理承受能力的评定和估价
  • D.对婴儿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评定和估价
15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时间需求,培训划分为()三类。

  • A.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
  • B.集中个别培训、特殊培训
  • C.长期培训、短期培训和分期培训
  • D.特殊培训、集中培训和不定期培训
16

如果()与家长及看护人交谈,会达不到交流的效果。

  • A.围绕婴儿的个性特征、兴趣进行探讨
  • B.选择与家长生活相关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 C.围绕婴儿的自身发展及教育等相关的话题进行交流
  • D.选择与婴儿生活、成长相关的话题进行交流
17

()才能作为开展培训教学的地点。

  • A.有上课用的教室,也有实习操作场所
  • B.只要有上课用的教室
  • C.只要有实习操作场所
  • D.灵活机动选择教室
18

提高育婴师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在家庭中推广早教观念
  • B.加速推广科学育婴
  • C.加强对育婴师(员)的培训指导与评估
  • D.规范早教机构和育婴市场
19

培训模式以()为常见。

  • A.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学习交流、自学等
  • B.集中培训、小组讨论、个别指导、自学等
  • C.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个别指导、学习交流等
  • D.大课培训、小组讨论、专题座谈、学习交流等
20

盖泽尔是以()的特点编制发育量表。

  • A.适用于2—5岁的婴幼儿
  • B.由家长反映情况,无需婴儿参与
  • C.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广泛,能测量出婴儿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
  • D.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实际,基本反映了婴儿的重要行为表现
21

目前从事育婴师职业人员有()。

  • A.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 B.基础和文化水平基本相同
  • C.工作态度都一样认真敬业
  • D.操作技能没有较大的差异
22

与心理反抗期婴儿沟通的正确方法()。

  • A.合理满足法,转移注意法,故意冷淡法,后果惩罚法
  • B.食物补偿法,转移注意法,顺其发展法,全部满足法
  • C.全部满足法,顺其发展法,后果惩罚法,食物补偿法
  • D.顺其发展法,任其处理法,故意冷淡法,食物补偿法
23

只有(),才能使小组与团体教学的安排上更合理。

  • A.考虑到不同婴儿的发展水平及训练目标
  • B.安排好课后家庭练习内容的安排
  • C.个别化教学安排
  • D.与家长进行交流
24

()是营造探索性学习空间的常用方法。

  • A.电视、电脑、录音机
  • B.图书,食物
  • C.巧手角、图画角、阅读角、自然角
  • D.书架、玩具架
25

关于培养婴儿良好情绪的方法,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控制婴儿的活动场地,不让他们随意走动
  • B.让婴儿只和妈妈有交流
  • C.不要把成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婴儿身上,更不能冷落甚至打骂婴儿
  • D.对婴儿的一切要求都要满足
26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表述()。

  • A.情感是情绪的体现
  • B.情绪是情感的内在表现
  • C.情绪和情感的含义是相同的
  • D.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7

帮助婴儿建立与人分享的能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让婴儿学会与人分享食物和玩具
  • B.避免婴儿与比他人的孩子玩
  • C.不要把婴儿与别的婴儿放在一起玩玩具
  • D.不要与婴儿抢食物或别的东西
28

()是0-3岁阶段主要发生的交往关系。

  • A.亲子关系和群体关系
  • B.群体关系和玩伴关系
  • C.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
  • D.群体关系
29

()可以统称为婴儿期。

  • A.0-3岁
  • B.0-6岁
  • C.0-1岁
  • D.0-18岁
30

()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婴儿鼻塞造成的。

  • A.声音嘶哑、认知降低
  • B.会导致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吮乳
  • C.引发喉头变窄
  • D.智力低下
32

如()是婴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拥有的一些新能力。

  • A.学会了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 B.好奇、好问及生理上出现恒齿
  • C.学会了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 D.学会了走路
33

对()进行培训指导是高级育婴师的职责范围。

  • A.育婴员、育婴师和婴儿的家长(看护人)
  • B.幼儿园保育员
  • C.只有儿童
  • D.儿童医生
34

盖泽尔发育量表的特点是()

  • A.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广泛,能测量出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
  • B.只需婴儿参加,无需家长陪同
  • C.适用于1~6岁的婴幼儿
  • D.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实际,基本反映了婴儿的重要行为表现
35

()是对发展不平衡的婴儿实施教育时对教育者的要求。

  • A.不用干涉引导,让婴儿自然成长
  • B.既要提高婴儿发展不足方面的发展速度,又要保持和弘扬其特长方面
  • C.提高婴儿发展不足方面的速度,使之与其它方面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
  • D.不要干涉
36

盖泽尔发育量表是适用()。

  • A.出生后3周到3岁的婴幼儿
  • B.出生后4周到3.5岁的婴幼儿
  • C.出生后2周到6岁的婴儿
  • D.出生后2周到4岁的婴幼儿
37

()不是婴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 A.发育诊断法
  • B.发育筛查法
  • C.传统评估法
  • D.观察评价法
38

观察评价是以()为依据。

  • A.婴儿的认知能力
  • B.婴儿的身体状况
  • C.评价人员的经验
  • D.不同年龄段的婴儿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的规律,对照各领域的发展情况,评估婴儿的发展水平
39

()是婴儿发展评价的特点。

  • A.延续性和局限性
  • B.全方位和多方面
  • C.因多面性导致操作困难
  • D.片面性和局限性
40

()是个体差异对人的影响。

  • A.形成了人的共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B.形成发人的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 C.形成了人的相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能力特征和个性人格特征
  • D.形成了人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能力特征和个性人格特征
41

()是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内容。

  • A.智力主要集中在婴儿大动作上
  • B.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
  • C.对人类和个体生存发展中有主要作用的其它能力可忽略
  • D.智力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上
42

()是对婴儿发展评价的重要作用不正确的描述。

  • A.是制定婴儿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基础和前提
  • B.有助于对婴儿的发展需要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
  • C.有助于对婴儿个体特征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了
  • D.婴儿做智力评价,确定婴儿是否聪明
43

婴儿发展的个别特点是指()。

  • A.相同年龄阶段的婴儿在相观域中的特征性行为表现
  • B.婴儿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个别行为表现
  • C.婴儿在发展过程中与众不同的差异表现
  • D.相同年龄阶段的婴儿在个别领域中的特征性行为表现
44

不属于编制、设计和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的内容是()。

  • A.设计游戏,要从本地、本园、个体条件出发,结合婴儿的实际情况
  • B.编制游戏,完全按家长的要求
  • C.编制游戏,要考虑社会领域对婴儿的发展价值、婴儿身心特点两个要素
  • D.实施游戏,要以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婴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
45

婴儿发展是()。

  • A.0~3岁婴儿情商的提高过程
  • B.0~3岁婴儿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过程
  • C.0~3岁期间,个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上不断成熟、变化的复杂过程
  • D.0~3岁婴儿认知能力的提高过程
46

以各领域发展水平的()为基础来确定总目标。

  • A.最高值
  • B.最低值
  • C.特殊值
  • D.平均值
47

不应该()来选择游戏素材。

  • A.围绕婴儿的周围环境
  • B.围绕婴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需要与兴趣
  • C.围绕游戏的难易程度
  • D.围绕育婴师的生活经验的家庭要
48

确定个体游戏目标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在临近或略低于婴儿的发展水平的位置确定各个领域的目标
  • B.在临近或略高于婴儿的发展水平的位置确定各个领域的目标
  • C.总目标的确定要以各领域发展水平的均值为基础
  • D.要以婴儿发育评价为依据
50

下列对婴儿教育的最终目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尊重每个婴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 B.设计能够促进婴儿个体各领域发展的教学计划
  • C.促进婴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
  • D.促进所有婴儿在统一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