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免疫功能缺陷
- B.不良生活习惯
- C.口吃
- D.洁癖
-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
- B.转变择业观念
- C.提高职业技能
- 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
- A.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
- B.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 C.教育第一,养育第二的教养原则
- D.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
- A.决策科学化
- B.提高竞争力
- C.决定经济效益
- D.决定前途于命运
- A.主动和陌生人交流
- B.让婴儿自己多看图书
- C.对先出现的词可以不解释
- D.引导婴儿认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家长主动告诉婴儿想知道的一切。
- A.35~36
- B.37.5
- C.34~35
- D.36~37
- 7
-
婴儿发展是()。
- A.0~3岁婴儿社会行为的不断成熟,变化的过程
- B.0~3岁婴儿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过程
- C.0~3岁婴儿认知能力的提高过程
- D.0~3岁期间,个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上不断成熟、变化的复杂过程
- A.词汇的发展
- B.句式的掌握
- C.说电报句
- D.口语的表达能力
- A.男孩便后不用清洗也不用擦
- B.大便后要用温水洗
- C.便盆每天要清洗消毒
- D.要用温水每天晚上给婴儿洗屁股
- A.洗脸和梳头
- B.洗头和洗脚,
- C.漱口和刷牙
- D.坚持喝清水
- A.对婴儿发展水平和各项能力发展水平及其速度进行科学评价
- B.教育者要想象出婴儿的大体情况
- C.了解婴儿父母的兴趣
- D.让婴儿提出自己的愿望
- A.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激发婴儿积极的探求欲望和行动
- B.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抑制婴儿的探求欲望和行动
- C.情绪和情感对心理活动和行为没有影响
- D.情绪和情感对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A.上下肢的刺激同时进行,时间、短次数多、繁简搭配
- B.充分考虑个体性差异,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沟通,提高其观察能力
- C.上下肢的刺激同时进行、时间长次数多、动作复杂为宜
- D.有利于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首要的原则
- 14
-
大动作训练要做到()
- A.时间短,次数少
- B.时间长,次数少
- C.时间长,次数多
- D.时间短,次数多
- A.水果中的水分
- B.蔬菜中的水分
- C.各种流质食物
- D.泥糊状食物
- 16
-
()是水缺乏造成的结果。
- A.婴儿营养不良
- B.消化液稀释,引起消化不良
- C.婴儿眼睛浮肿
- D.婴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 A.婴儿嗜睡
- B.婴儿多动
- C.吞咽困难
- D.婴儿智力低下
- A.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广泛,能测量出婴儿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
- B.只需婴儿参加,无需家长陪同
- C.适用于1~6岁的婴幼儿
- D.使用的测量项目比较实际,基本反映了婴儿的重要行为表现
- A.仰卧
- B.俯卧
- C.站立
- D.跪伏
- 20
-
婴儿期以()为主。
- A.无意记忆
- B.强迫记忆
- C.短时记忆
- D.有意记忆
- A.婴儿嗜睡
- B.婴儿多动
- C.吞咽困难
- D.婴儿智力低下
- A.掌握育婴员、育婴师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
- B.掌握月嫂、育婴员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
- C.掌握婴儿家长的学习经历
- D.掌握保姆、月嫂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
- A.碳水化合物
- B.脂肪
- C.呼吸速率和体温
- D.钙的水平
- A.0.183 μ mol/L
- B.0.283 μ mol/L
- C.0.383 μ mol/L
- D.0.483 μ mol/L
- A.糖和盐
- B.糖和味精
- C.盐和味精
- D.味精
- A.主动和陌生人交流
- B.让婴儿自己多看图书
- C.对先出现的词可以不解释
- D.引导婴儿认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家长主动告诉婴儿想知道的一切。
- 27
-
()适合婴儿阅读
- A.在背阴的地方
- B.有强烈的灯光
- C.光线不要太强烈
- D.昏暗的灯光下
- A.0-1岁时是移动运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2-3岁时是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 B.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从移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
- C.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 D.1-2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2-3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 A.洗脸和梳头
- B.洗头和洗脚
- C.漱口和刷牙
- D.坚持喝清水
- A.其听力有所发展
- B.婴儿的智力发展速度
- C.婴儿智力、情感、身体的健康
- D.刺激大脑的发育
- A.生长发育曲线
- B.智能发育曲线
- C.营养曲线
- D.心理变化
- 32
-
婴儿不显性失水包括()。
- A.大便中的水
- B.肺部呼出的水
- C.唾液中的水分
- D.汗液中的水分
- A.一级火箭-母乳喂养期;二级火箭-配方奶衔接期;三级火箭;自然食物均衡期。
- B.母乳喂养期(一级火箭),泥状食品添加期(二级火箭),固体食物添加期(三级火箭)
- C.哺乳期(一级火箭);换乳期(二级火箭);泥状食物添加期(三级火箭)
- D.婴儿出生立即开始的母乳喂养(一级火箭),及时给于配方奶衔接和泥状食物添加(二级火箭) 固体食物期到自然食物均衡膳食和合理喂养,(三级火箭)
- A.具体形象思维
- B.感知动作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直觉形象思维
- A.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 B.耐心指导
- C.帮助掌握基本要领
- D.责令宝宝快速的配合
- A.水肿
- B.嘴唇干裂
- C.无小便
- D.体温增高
- A.独自大小便
- B.独自行走、独自吃饭
- C.独自做饭
- D.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A.1-2岁表现出拿小勺吃饭、喝水等手部协调能力
- B.2-3岁表现出拍打、抓握等手部协调能力
- C.7-12个月表现出撕纸、玩水、拼图等手部控制能力
- D.1-2岁表现出拼插积木、粘贴等简单的手部控制能力
- 39
-
()是婴儿期的教养原则。
- A.玩耍第一
- B.教育为主
- C.养育为主
- D.教养结合
- A.正常、可疑、异常、无法解释
- B.正常、可疑、超常、无法解释
- C.异常、可疑、超常、无法解释
- D.正常、异常、超常、无法解释
- A.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下降
- B.某些皮肤病(如湿疹)
- C.体重轻,易疲劳,头晕等
- D.消化缓慢、消化不良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K
- C.维生素D
- D.叶酸
- A.学习能力的提高
- B.语言能力的发展
- C.动作技能的发展
- D.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保持良好情绪和人格发展
- A.注重环境效益
- B.增加职工福利
- C.注重经济效益
- D.开展员工培训
- A.生长发育监测方法
- B.营养曲线
- C.生活习惯
- D.心理变化
- 46
-
()是人体的食物加工厂。
- A.呼吸系统
- B.消化系统
- C.心血管系统
- D.内分泌系统
- A.形成了人的共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B.形成了人的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 C.形成了人的相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能力特征和个性人格特征
- D.形成了人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能力特征和个性人格特征
- A.《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B.《儿童权利公约》
- C.《未成年人保护法》
- D.《母婴保健法》
- A.眼球前后径短
- B.眼球前后径长
- C.眼睛容易近视
- D.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 A.挑选婴儿喜欢的图书或连环画,带婴儿大声朗读,让他体验阅读的快乐
- B.挑选的图书应是家长喜欢的
- C.毫无目的的讲几个故事
- D.阅读后不要问婴儿问题
- A.呕吐、便秘、入睡困难
- B.烦躁不安、哭闹、便秘
- C.肚子不舒服、溢奶
- D.过度增重、虚胖
- 52
-
育婴职业化分为()等级。
- A.保姆和育婴员二个
- B.育婴员、育婴师和高级育婴师三个
- C.保姆和育婴师二个
- D.育婴员和育婴师二个
- A.动作发展水平越高,心理发展水平越低,反之也反
- B.1岁之前婴儿的动作发展越快,心理发展越好;1岁以后则相反
- C.动作发展是测定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 D.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 A.会测量身长体重
- B.预防和疾病的护理
- C.识别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不良
- D.避免铅中毒
- A.合理营养
- B.合理供给维生素
- C.养教合一
- D.合理教养
- A.提高婴儿的自理能力
- B.增强大肌肉群的协调性
- C.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
- D.增强皮肤的抵抗能力
- A.表达和理解
- B.认知和判断
- C.思维和判断
- D.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 A.增加饮水量并每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
- B.减少食量并每日进行腹部按摩
- C.增加饮水量,减少食量
- D.多吃高热量的食物
- A.6岁
- B.5岁
- C.4岁
- D.3岁
- A.呼吸系统
- B.神经系统
- C.泌尿系统
- D.生殖系统
- A.牛奶、蛋类
- B.巧克力、牛奶
- C.豆类、贝类
- D.蛋类、巧克力
- A.通便的作用
- B.让婴儿适应后而喜欢
- C.吊起婴儿的胃口
- D.提高婴儿对味道的辨别能力
- A.拉肚子
- B.便秘
- C.呕吐
- D.营养均衡
- A.1%的84消毒液浸泡
- B.0.5%的过氧乙酸浸泡
- C.1-3%的来苏水浸泡
- D.2-4%的来苏水喷洒
- A.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 B.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人肯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
- C.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也会获得事业的成功
- D.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与职业道德无关
- 66
-
()是感知动作思维。
- A.通过表象的联想并进行逻辑思考的思维方式
- B.通过逻辑思考而进行的思维方式
- C.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
- D.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操纵事物的动作的思维方式
- 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
- B.增加职工福利
- C.为员创造发展空间
- 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 A.增加饮水量并每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
- B.减少食量并每日进行腹部按摩
- C.增加饮水量,减少食量
- D.多吃高热量的食物
- A.出生后4周到2岁的婴幼儿
- B.出生后2周到6岁的婴幼儿
- C.出生后4周到3岁半的婴幼儿
- D.出生后2周到4岁的婴幼儿
- A.注重环境效益
- B.增加职工福利
- C.注重经济效益
- D.开展员工培训
- A.高质量的完成保育和教育婴儿
- B.对育婴员、育婴师的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和评估
- C.帮助育婴员和育婴师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D.只需高质量的完成保育和教育婴儿即可
- A.I级
- B.Ⅱ-A级
- C.Ⅱ-B级
- D.Ⅱ-Ⅴ级
- A.敲一敲、咬一咬、动一动
- B.摸一摸、闻一闻、敲一敲
- C.撕一撕、打一打、扔一扔
- D.摸一摸、动一动、闻一闻
- A.范围上的有限性
- B.内容上的稳定性
- C.遵循上的随意性
- D.形式上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