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30~40℃
- B.40~50℃
- C.50~60℃
- D.60~70℃
- E.70~80℃
- A.2.5~3.0mm
- B.1.5~2.0mm
- C.3.5~5.0mm
- D.2.0~2.5mm
- A.减小桥体的颌舌径
- B.降低颊/舌沟深度,添加副沟
- C.降低牙尖斜度
- D.减小桥体的近远中径
- E.降低牙尖高度
- A.0.5mm处
- B.1.0mm处
- C.1.5mm处
- D.2.0mm处
- E.2.5mm处
- A.干棉球
- B.浸水棉球
- C.树脂材料
- D.金属薄片
- E.以上都不对
- A.下5
- B.上5
- C.下3
- D.乳V
- A.尽量磨薄,可适当透出金属与遮色瓷颜色
- B.尽量磨薄,但又不能透出金属与遮色瓷颜色
- C.适当磨薄,但又不能透出金属与遮色瓷颜色
- D.适当磨薄,适当透出金属与遮色瓷颜色
- A.铸造应在开机预热5分钟后进行
- B.关机应在停机冷却5分钟后进行
- C.每次铸造前应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 D.定期检查机内电路并给震荡盒加注润滑油
- E.每周清扫铸造仓残渣、粉尘一次
- A.采用手工包埋时应辅以震荡器帮助排出气泡,同时调拌时间越短越好
- B.包埋前需要将多余的熔模清洁剂去掉,否则形成类似气泡附着而产生的金属瘤
- C.包埋前应将包埋笔的笔尖捏压,以防止笔尖中的气泡混入包埋料
- D.包埋时应先蘸取少量的包埋材涂布在熔模表面,要求尽可能薄一些,以避免熔模组织面细微结构处有残存的小气泡
- A.静态印模
- B.功能性印模
- C.无压力印模
- D.解剖式印模
- A.牙槽嵴丰满者可能相对减轻基牙的受力
- B.牙槽嵴丰满者可能相对增加基牙的受力
- C.牙槽嵴窄小会相对减轻基牙的受力
- D.牙槽嵴低平会相对减轻基牙的受力
- E.牙槽嵴的丰满程度与基牙的受力无关
- A.塑料充塞的时期不当
- B.基托伸展过长
- C.基托过薄
- D.弯制卡环时模型被磨损
- E.未放置卡环
- A.工作环境的危害性
- B.工作时间的接续性
- C.工作安全性要求高
- D.工作对象的安全性
- E.工作体位的强制性
- A.各牙之间接触点松紧度恰当
- B.两侧牙列整齐对称
- C.尽量选用小号的人工牙
- D.建立良好的正中合关系
- A.一般都为金属材料制成
- B.应选用弹性极限高的材料
- C.应使用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腐蚀的材料
- D.应选择强度较高、不易折断的材料
- E.刚性越大越好
- A.正中<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a/76a54bf880ba794c74f2552107d53d.png" width="18" height="17"/>位
- B.正中关系
- C.息止颌位
- D.以上都不对
- E.选项ABC均正确
- A.下前牙舌面
- B.上前牙舌面或下前牙切缘
- C.上前牙舌面
- D.下前牙切缘
- E.上前牙颊面
- A.含量为150~250mg/100ml,约占血浆蛋白的1/30
- B.是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
- C.是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
- D.仅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唾液中,是唾液腺的特异性产物
- E.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精氨酸含量较多
- A.颊尖离开1mm
- B.舌尖离开1mm
- C.颊尖离开2mm
- D.舌尖与合平面接触
- A.颜色
- B.外形
- C.切缘
- D.厚度
- E.颈缘
- A.尽量少磨牙体组织
- B.尽量利用天然间隙
- C.可磨除相对应的对颌牙牙尖或嵴
- D.近远中长度应为基面的1/5
- E.如为铸造支托,其颊舌宽度约为基牙颊舌宽度的1/3~1/2
- 27
-
判断开时下颌应处于()。
- A.牙尖交错位
- B.姿势位
- C.下颌后退接触位
- D.肌位
- E.下颌前伸接触位
- A.“C”字型
- B.“o”字型
- C.“v”字型
- D.“U”字型
- E.“T”字型
- A.陶瓷
- B.合金
- C.复合材料
- D.自凝塑料
- A.增大金-瓷结合面积
- B.增强金-瓷结合强度
- C.完成金-瓷之间跳跃式过渡
- D.使金-瓷呈对接形式,保证交界面的瓷强度,防止遮色瓷暴露
- E.为前牙切端、后牙舌尖部位的瓷层提供支撑肩台,防止瓷裂
- 31
-
牙尖交错位时()。
- A.上、下牙达到最大面积接触
- B.咀嚼肌处于最松弛状态
- C.上下切牙间有1~4mm间隙
- D.工作侧同名牙尖相对
- E.工作侧异名牙尖相对
- A.设计间接固位体
- B.双侧联合设计
- C.减少牙尖斜度
- D.设计弹性连接体
- E.扩大基托面积
- A.水平组
- B.斜纤维组
- C.牙槽嵴组
- D.根尖纤维组
- E.根间组
- A.增加基牙的倾斜度
- B.桥体易弯曲变形
- C.不能分散牙合力
- D.牙合力不能沿基牙的牙体长轴传导
- A.保证前牙的撕裂功能
- B.保证前牙的美观效果
- C.保证前牙的研磨功能
- D.保证前牙的辅助发音
- E.保证前牙的切割功能
- A.半个月
- B.1个月
- C.2个月
- D.3个月
- E.4个月
- A.应力的大小和应变的方向与载荷作用的部位,大小有关
- B.固定桥的拉应力区和压应力区随着多点载荷点的变化而变化
- C.基牙支持力强者,受力后产生的应力增大,但应变变小
- D.固定桥制作材料的刚度影响应变,弹性模量高,应变小
- E.固定桥的连接体增厚,可使连接体区的剪应力减小
- A.基托蜡型在颊舌侧呈凹面
- B.上颌颊侧凹面向上向外,腭侧向上向内
- C.下颌颊侧凹面向上向外,舌侧向下向内
- D.基托边缘应用蜡封牢
- A.薄,小,大,较多
- B.厚,大,小,较少
- C.薄,大,小,较多
- D.厚,小,大,较少
- E.厚,小,大,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