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普洱优师云考试-小学语文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0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 学法指导
  • 情感积累
  • 语感训练
  • 语文实践
53
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 <p>委婉沟通,告诉他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br />  </p>
  • <p>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p>
  • 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 尊重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56
21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 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 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 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5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 “习作例文”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 “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
  •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
63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 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
  • 重点关注优秀学生
  • 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 使少数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67
下列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 探究学习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73
微课的设计应以()为中心。
  • 教师
  • 教案
  • 课件
  • 学生
7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文学一方面是无功利的,因为它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情感活动;文学另一方面又是有功利的,因为它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社会功能。
  • 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这是因为文学的直接呈现方式是艺术的审美形象,而在审美形象的深层结构中又包含着人类的理性和思考。
  • 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这说明文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世界,之后才被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
  •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功能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并通过具体的话语蕴藉呈现出来。
79
对语文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语文教材是指与语文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 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
  • 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教科书
  • 语文教学参考书不属于语文教材
80
语文课程具有()。
  • 实践应用性
  • 纯通俗性
  • 纯理论性
  • 纯文化性
84
为什么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国家教育战略的部署
  •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 赶超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
8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是()。
  •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90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 发展学生的能力
  • 知识的传授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91
语文教师的备课能力不包括()。
  • 组织教学的能力
  • 驾驭教材的能力
  • 了解学生的能力
  • 设计教学的能力
9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由()组成。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97
是语文课程的核心。
  • 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
  • 课程标准
  • 课程评价
98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00
下面不属于微课程的制作方法的是()。
  • PPT录制
  • 课堂全程实录
  • 录屏软件
  • 手机录制
104
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说法正确的是()。
  • 分为人文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 分为人文基础、自我发展、社会发展3个方面
  •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 分为文化基础、自由发展、社会实践3个方面
105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主张。
  • 章炳麟
  • 吴稚晖.
  • 蒋观云
  • 蔡元培
108
语文课程属于()。
  • 校本课程
  • 国家课程
  • 地方课程
  • 特色课程
113
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让所有儿童都享受()的教育。
  • 公正而有质量
  • 公正而有科学
  • 公平而有科学
  • 公平而有质量
122
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 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 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 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31
语文教师要树立()的学生观。
  • 以教师为主体
  • 学生必须服从教师
  • 学生只听
  •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133
国家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文件是()。
  • 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教学大纲
  • 教科书
142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写入党章,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一并确立为党的行为指南。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科学发展观
146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
  • 良好个性和品德
  • 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1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物质产品不丰富之间的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物质产品不丰富之间的矛盾
149
语文教师的创新体现于()。
  • 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 个性化的人格
  • 个性化的着装
  • 个性化的语言
150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一切文学活动都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
  • 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 作家时代读者社会
  • 作品社会生活读者
  • 创作阅读批评审美
151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 工具性、知识性统一
  • 工具性、应用性统一
  • 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 知识性、人文性统一
153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 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 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 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 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15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陆游的诗主要抒写一腔爱国激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其中《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都是后世传诵的名篇。
  •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155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重要力量,作为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应当是()。
  • 了解和研究学生
  •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 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