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急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
  • 评审演练预案
  • 制定演练计划
  • 获取演练资源
  • 实施演练活动
5
《突发事件应对法》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
  • 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 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预案体系
  • 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
  • 建立应急救援的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简称为“保障制度”
6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应急处理方面的基本法,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等内容的重要法律。
  • 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
  • 监测与预警
  • 应急处置与救援
  • 事后恢复与重建
7
下列选项中,对研判思维的描述,正确的是()。
  • 面对突发事件,要相信专家,但不迷信专家
  • 面对突发事件,不要轻易相信专家
  • 重大风险及灾难面前需要多开动左脑的理性思维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
  • 成立编制小组
  • 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 编制演练计划
  • 实施应急预案
9
媒体应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分类进行报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媒体应及时报道,全面告知,深入分析
  • 对于事故灾难,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做理性分析
  •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做到科普与信息传递并重
  • 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应及时报道,公开全面,透析深层原因
10
以下描述属于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安全形势的是( )。
  • 公共卫生领域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 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报告系统不健全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机制不完善
  • 缺乏训练有素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
  • 书面报告,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 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 网络直报,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
  • 书面报告,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
13
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中,不包括( )。
  • 总体预案
  • 部门预案
  • 现场预案
  • 专项预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的应急管理体制。
  •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 分级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 统一领导、分类协调、综合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 分级领导、分类协调、综合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16
四川长宁“6·17”地震的基本情况包括()。
  • 地震烈度破坏性大伴随次生灾害多
  • 交通道路损毁导致队伍行进难度大
  • 地理环境复杂导致应急响应难度大
  • 应急响应工作社会关注度高
17
在冰雪天气行车,正确的避险措施有()。
  • 给车辆轮胎少量放气,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 减速慢行,转弯时避免急转以防侧滑,踩刹车避免过急过死
  • 安装防滑链,佩戴有色眼镜或变色眼镜
  • 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迅速通过或绕道通过
2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规定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 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研判事故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 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隔离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实施交通管制
  •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组织安抚遇险人员和遇险遇难人员亲属
21
以下关于教育系统各类教学技术人员在遇到地震时应急处理能力与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发生地震,应就近躲避,选择教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
  • 在操场或者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在公共场所时,不要拥向出口,避免拥挤,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 一旦被埋压,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
22
建筑施工企业中,( )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 经理
  • 企业一把手
  •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 企业法人
23
面对暴雨天气,正确的避险措施有()。
  • 室内发生小内涝时,在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
  •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 不将垃圾、杂物丢入下水道
24
公共场所经营者、活动具体举办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包括()。
  • 警示义务
  • 第一时间救人的义务
  • 确保设施设备运行安全,维修保养及时到位
  • 安全投入、制定安全管理规章、预案、手册
25
基于()的应急预案编制是未来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
  • 情景—能力—任务
  • 任务—情景—能力
  • 情景—任务—能力
  • 能力—任务—情景
26
应急预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 生命为上、财产第一
  •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 尽力而行、量力而行
  • 维护党和国家形象
27
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内容的有()。
  • 应急指挥机构
  • 日常管理机构
  •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 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28
面对突发事件的“1+N组织架构”指的是()。
  • 1个工作小组+若干总指挥
  • 总指挥、副总指挥+若干工作小组
  • 1名总指挥+若干副总指挥
  • 1名副总指挥+若干总指挥
30
在突发事件中,自然灾害包括()。
  • 气象灾害
  • 地质灾害
  • 海洋灾害
  • 生物灾害
31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
  • 自身定位不高
  • 技能掌握不足
  • 敏感性较低
  • 反应能力弱
32
()是指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 危机管理
  • 应急管理
  • 风险管理
  • 预案管理
33
媒体按形式分为三类,不包括( )。
  • 平面媒体
  • 立体媒体
  • 电波媒体
  • 网络媒体
34
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级)为( )。
  • 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 已经或可能导致2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 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5000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 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35
在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中,要注意的原则包括()。
  • 现场第一原则
  • 第一时间原则
  • 公开透明原则
  • 隔离分化原则
36
媒体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属地管理
  • 平战结合、集中保障、综合防范
  • 联络畅通、信息共享、运转高效
  • 职责分明、团结协作
3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抗疫方针包括()。
  • 坚定信心
  • 同舟共济
  • 科学防治
  • 精准施策
38
在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中,天嘉宜公司的责任包括()。
  • 刻意瞒报硝化废料
  • 长期违法贮存硝化废料
  • 违法处置固体废物
  • 固废和废液焚烧项目长期违法运行
40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主要责任包括()。
  • 报道灾情,下情上达
  • 报道救灾,上情下达
  • 参与救灾,提供服务
  • 澄清视听,稳定民心
43
关于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思考和建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构建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
  • 完善地方安全治理制度
  • 推进危化行业风险监测的信息化
44
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的规定要求。
  •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 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 谁主管谁负责
45
以下法律、法规中,属于涉及事故灾难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是(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7
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 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 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 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48
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这句话中,“分级负责”针对我国目前的级别分工前提,强调的方面包括()。
  • 负有直接应对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事态的发展,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支持
  •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接到报告的,必须给予支持,必须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和技术指导,必要的时候还要启动一些物资
  • 当突发事件升级了、失控了,远远超越视线和能力控制范围,这时就应该有相应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来负责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 属地管理为主
49
人最基本的权利不包括()。
  • 生命权
  • 自由权
  • 财产权
  • 归属权
50
四川长宁“6·17”地震呈现的特点()。
  • 地震烈度大
  • 灾害损失大
  • 转移安置群众数量大
  • 社会影响大
51
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大体上由若干部分组成,分别是( )。
  • 政府主体、社区主体、社会主体
  • 政府主体、单位主体、社区主体
  • 政府主体、居民主体、社区主体
  • 公民主体、社区主体、政府主体
53
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基本原则的是( )。
  • 人权保障原则
  • 保密原则
  • 比例原则
  • 权利救济原则
5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的原则中,不包括( )。
  • 勇于承担风险原则
  • 长期目标优先原则
  • 强制执行原则
  • 结果优先原则
55
四川长宁“6·17”地震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的成效包括()。
  • 重视加强应急响应信息管理工作
  • 重视应急响应工作的决策研判
  • 注意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
  • 重视应急指挥体制的建设
56
现阶段,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包括( )。
  • 依法规范
  • 科学应对
  • 党和政府统一领导
  •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57
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不属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 )。
  • 因工程勘察和设计不符合建设标准,而造成的在建建筑物坍塌
  • 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城市桥梁塌陷
  • 房屋使用阶段,因租住人破坏承重墙而导致的建筑物坍塌
  • 因台风刮倒树木造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瘫痪
6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抗疫精神包括()。
  • 生命至上
  • 举国同心
  • 舍生忘死
  • 尊重科学
  • 命运与共
61
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包括()。
  • 突发事件应对法属于一般的概括规定,很多措施缺乏针对性
  •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完善严密的体系
  • 配套法律法规未能跟进
  • 缺乏明确的应急管理职责权的法律定位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的应急管理体制。
  • 统一领导
  • 综合协调
  • 分类管理
  • 分级负责
  • 属地管理为主
64
关于基层组织与单位的应急预案的定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突出功能性
  • 强调业务处置与先期处置
  • 配合措施到位
  • 措施落地
65
我国应急管理部挂牌的时间是()。
  • 2018年4月16日
  • 2018年3月17日
  • 2018年5月12日
  • 2018年3月30日
66
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之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立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包括()。
  • 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 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 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公众危机意识不高,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不强
  • 依法治国方略要求突发事件的应对做到权力有规、行为有序,但实际还存在很多缺陷
67
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以()突发事件为主。
  • 项目工程施工安全
  • 项目工程质量
  • 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 自然灾害引发
68
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应全面深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
  • 应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 应全面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 以上说法都正确
69
2019年7日11日,应急管理部出台《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变化是()。
  • 扩大了适用范围和管理原则
  • 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 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
  • 调整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
70
以下各个国家的机构中,不属于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是( )。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
  • 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 日本中央防灾对策本部
71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总体思路包括()。
  • 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
  • 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综合协调的突发事件应对体制
  • 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和保护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