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9个坚持”,选项中属于“9个坚持”的是( )。

  • A、<p>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p>
  • B、<p>坚持优发展教育事业</p>
  • C、<p>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p>
  • D、<p>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p>
  • E、<p>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p>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A、<p>教育</p>
  • B、<p>医疗</p>
  • C、<p>科技</p>
  • D、<p>人才</p>
  • E、<p>生态</p>
16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 )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 A、<p>家庭</p>
  • B、<p>学校</p>
  • C、<p>社会</p>
  • D、<p>政府</p>
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 )等几大素养。

  • A、<p>人文底蕴</p>
  • B、<p>科学精神</p>
  • C、<p>学会学习</p>
  • D、<p>健康生活</p>
  • E、<p>责任担当</p>
  • F、<p>实践创新</p>
22

关于劳动相关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p>劳动观念是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p>
  • B、<p>劳动能力是指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p>
  • C、<p>劳动习惯与品质是指学生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而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和稳定内化的人格特质</p>
  • D、<p>劳动精神是在观念、能力、习惯和品质基础上,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p>
2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 )问题。

  • A、<p>核心</p>
  • B、<p>基本</p>
  • C、<p>根本</p>
  • D、<p>基础</p>
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包括( )。

  • A、<p>富强、民主、文明、和谐</p>
  • B、<p>奉献、明礼、勤劳、自强</p>
  • C、<p>自由、平等、公正、法治</p>
  • D、<p>爱国、敬业、诚信、友善</p>
29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关于德育的内容包括( )。

  • A、<p>理想信念教育</p>
  • B、<p>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p>
  • C、<p>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p>
  • D、<p>生态文明教育</p>
  • E、<p>心理健康教育</p>
30

被置于特定道德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评价其品德的方法被称为( )

  • A、<p>案例研究法</p>
  • B、<p>情境测验法</p>
  • C、<p>问卷调查法</p>
  • D、<p>行为观察法</p>
31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A、<p>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
  • B、<p>以人民为中心</p>
  • C、<p>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
  • D、<p>教育现代化</p>
32

“双减”是指进一步减轻( )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 A、<p>义务教育</p>
  • B、<p>学前教育</p>
  • C、<p>高等教育</p>
  • D、<p>基础教育</p>
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年,建成教育强国。

  • A、<p>2025</p>
  • B、<p>2030</p>
  • C、<p>2035</p>
  • D、<p>2050</p>
35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A、<p>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体作用</p>
  • B、<p>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导责任</p>
  • C、<p>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p>
3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地回答了( )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

  • A、<p>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p>
  • B、<p>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p>
  • C、<p>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p>
  • D、<p>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
38

( )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 A、<p>劳动</p>
  • B、<p>生产</p>
  • C、<p>交换</p>
  • D、<p>教育</p>
39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 )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

  • A、<p>实践教学</p>
  • B、<p>实验教学</p>
  • C、<p>课堂教学</p>
  • D、<p>网络教学</p>
40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A、<p>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p>
  • B、<p>有学识、有能力、有志向</p>
  • C、<p>有勇气、有情怀、有本领</p>
  • D、<p>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p>
42

( )又称过程评价,是指在德育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

  • A、<p>形成性评价</p>
  • B、<p>诊断性评价</p>
  • C、<p>终结性评价</p>
  • D、<p>宏观性评价</p>
43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

  • A、<p>新征程</p>
  • B、<p>新时代</p>
  • C、<p>新阶段</p>
  • D、<p>新境界</p>
4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立场的重要性,指出(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 A、<p>实践性</p>
  • B、<p>人民性</p>
  • C、<p>科学性</p>
  • D、<p>开放性</p>
4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分为( )三个方面。

  • A、<p>遵纪守法、自主发展、开放创新</p>
  • B、<p>身心健康、问题解决、热爱科学</p>
  • C、<p>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p>
  • D、<p>诚实守信、自主发展、合作交流</p>
46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 )。

  • A、<p>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p>
  • B、<p>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p>
  • C、<p>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p>
  • D、<p>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p>
  • E、<p>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p>
47

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中的“五项”是指( )

  • A、<p>手机</p>
  • B、<p>睡眠</p>
  • C、<p>读物</p>
  • D、<p>作业</p>
  • E、<p>体质</p>
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 )

  • A、<p>经济建设</p>
  • B、<p>政治建设</p>
  • C、<p>文化建设</p>
  • D、<p>社会建设</p>
  • E、<p>生态建设</p>
4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A、<p>人才</p>
  • B、<p>教育</p>
  • C、<p>民生</p>
  • D、<p>科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