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登记的次数
- B.登记的会计期间相同
- C.登记的方向相同
- D.登记的金额相同
- A.试算平衡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
- B.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恒等式,检查本期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 C.如果试算平衡表不相等,说明会计科目记录一定有错误
- D.一笔购入资产的业务登记了两次,是可以通过试算平衡进行查找的
- A.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 B.成本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一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 C.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一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损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一期初贷方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 A.会计分录要素有记账金额和会计科目名称两部分组成
- B.按其所涉及会计科目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 C.不允许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
- D.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会计分录的
- A.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 B.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 C.不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 D.相等的金额同时在总分类账和两个以上相应的明细账户中进行登记
- A.“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
- B.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
- C.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 D.借贷记账法中,“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会计要素的性质和结构
- A.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 B.短期借款账户应按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 C.账户的四个资金要素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依据
- D.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只是名称不同,两者口径一致,结构格式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 A.“收入一费用一利润”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 B.“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等式体现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也是构成利润表的三个基 本要素
- C.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是企业的利润
- D.“收入一费用一利润”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点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
- A.企业向银行借款800 000元,期限3年,款项存入银行
- B.投资人王林收回对企业原投资款60 000元,办妥手续后,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
- C.经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发放股利68 000元
- D.收到投资人李伟的投资款200 000元,存入银行
- A.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可以用数字公式将资产与权益关系表示为:“资产:所有者权益十负债”
- B.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 C.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式反映了企业的在某一特定期间的财务状况
- D.不论发生任何交易,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