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  )

  • A.正确
  • B.错误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08年9月1日,甲公司在网站上发布广告,广告称寻求一家企业加工一批新产品的配件,并注明该配件的详细技术要求。2007年9月5日,乙企业向甲公司发来电子邮件,表示愿意承揽该配件的加工。

2008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企业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委托乙企业为其加工一批配件,甲公司提供主要材料,乙企业提供辅助材料;合同签订后5日内,甲公司向乙企业预付5万元辅助材料费;乙企业于12月10日前向甲公司交货,全部货物验收合格后10日内,甲公司向乙企业支付30万元加工费。

2008年9月15日,甲公司向乙企业开出5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乙企业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A公司,并在票据背面注明“不得转让”字样;A公司收到票据后又背书转让给B公司,但由于疏忽将“背书日期”中的年份写成“2006年”,B公司向承兑银行提示付款时,银行指出该汇票背书不连续,拒绝支付票款。

2008年10月20日,乙企业掌握了确切证据,证明甲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遂停止为其生产配件。乙企业与甲公司交涉,要求甲公司在1个月内提供担保,否则无法继续履行合同。

2008年11月10日,甲公司与乙企业签订了抵押担保合同,抵押物为甲公司的两辆汽车。甲公司又请丙公司为自己提供保证担保,在保证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但未约定保证期间。上述担保合同签订后,乙企业恢复了加工生产。(提示:对于实现债权的方式,甲公司和乙企业并未约定)

2008年11月30日,甲公司由于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不再需要该批配件,于是通知乙企业解除合同,由此给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乙企业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遭到甲公司拒绝。

2008年12月10日,乙企业要求丙公司履行保证责任,丙公司表示拒绝,并先后提出三个理由:第一,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前,乙企业无权要求自己承担担保责任;第二,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期间,保证合同无效;第三,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的,一定要先执行物的担保。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合同和担保法律制度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发布的广告是否属于要约?乙企业发送的电子邮件是否属于承诺?

(2)银行拒绝付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3)若B公司向前手行使追索权,谁可以拒绝承担责任?说明理由。

(4)乙企业单方中止履行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5)甲公司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乙企业的损失由谁承担?说明理由。

(6)丙公司拒绝履行保证责任的三个理由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2007年7月30日,人民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破产申请,并同时指定了管理人。管理人接管甲公司后,在清理其债权债务过程中,有如下事项:

(1)2006年4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原材料而欠乙公司80万元货款未付。2007年3月;甲乙双方签订一份还款协议,该协议约定:甲公司于2007年9月10日前偿还所欠乙公司货款及利息共计87万元,并以甲公司所有的一间厂房作抵押。还款协议签订后,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对甲公司将厂房抵押给乙公司的行为予以撤销。

(2)2006年8月,甲公司向李某购买一项专利,尚欠李某19万元专利转让费未付。李某之子小李创办的丙公司曾于2006年11月向甲公司采购一批产品,尚欠甲公司货款21万元未付。人民法院受理甲公司破产申请后,李某与丙公司协商一致,丙公司在向李某支付 11万元后,取得李某对甲公司的19万元债权。丙公司向管理人主张以19万元债权抵销其所欠甲公司相应债务。

(3)2006年12月,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广告代理合同,该合同约定:丁公司代理发布甲公司产品广告;期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至甲公司破产申请被受理时,双方均各自履行了部分合同义务。管理人决定解除甲公司与丁公司之间的广告代理合同,并由此给丁公司造成实际损失5万元和预期利益损失20万元。

问题:

(1)管理人是否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对甲公司将厂房抵押给乙公司的行为予以撤销?并说明理由。

(2)丙公司抵销债务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丁公司可以向管理人申报的债权额应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