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委托加工物资
- B.未确认融资费用
-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D.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 E.未实现融资收益
- A.A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20万元
- B.B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88万元
- C.C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0万元
- D.D发出商品账面价值为120万元
- E.委托代销E商品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
- A.现行汇率法下的固定资产项目
- B.时态法下按成本计价的存货项目
- C.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下按成本计价的存货项目
- D.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下按市价计价的存货项目
- E.时态法下的长期负债项目
- A.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B.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 C.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D.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
- E.购入原材料支付的现金
- A.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确认为收入的事项,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如果未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的,则不应确认为任何收入
- B.如果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实际价格低于或等于所出售资产或转移债权账面价值的,仍按有关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 C.收购未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品的企业,收购时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存货成本
- D.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溢价进行摊销时,应付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增加
- E.企业应定期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则应改按新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我
要求:编制2001—2005年甲公司在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分录。
2006年1月1日至4月28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甲公司以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差错: (1)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投资于乙公司,持有乙企业的股权比例达到25%,并在董事会中派出一名董事。甲公司在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9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0万元。 2005年1月1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其账面净资产为8000万元,增值的2 000万元,系乙公司所持有的某项无形资产的增值,该项无形资产原账面成本为1 1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累计摊销1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度,乙公司分派2004年度的利润3 00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5 000万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公允价值增加而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500万元。乙公司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 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拟长期持有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收到乙公司分振的现金股利确认为2005年度的投资收益。 (2)2005年12月发现一台管理用设备未入账。该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实际成本为4 000万元,甲公司经管理当局批准按照4000万元计入了当期营业外收入。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年度计提了400万元的折旧。 (3)甲公司2005年10月10日从资本市场上购入丙公司3%股份,即90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为6.8元,另支付6万元的相交交易费用。甲公司按照管理当局的要求将其分类为可供售的金融资产。2005年12月31日,将购买丙公司股票归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将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了当期投资收益,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甲公司以前年度的存货未发生减值。在2005年末存货成本为12000万元,甲公司在年末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按照其与丁公司所签订的不可撤销合同的销售价格每件1.3万元计算。甲公司年末库存12000件,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总额3500万元,预计销售所发生的费用总额为300万元,为此甲公司确认了200万元的存货跌价损失。经查发现,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的不可撤销合同所销售给丁公司的产品为9 600件,其余存货不存在不可撤销合同,为此,应按照一般对外销售价格每件1.1万元出售。 (5)2005年12月,甲公司因排放污水而造成周围小区水污染,为此,小区居民联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对居民身体健康、环境受损的损失1 000万元。甲公司经与其律师讨论,认为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如果败诉将承担 1 000万元或者800万元的损失。甲公司在年末编制财务报表时,因疏忽未计提该项损失。按照税法规定,因破坏环境而造成的损失赔偿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 (6)甲公司计算的稀释每股收益0.4元,未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2004年度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为50000万股,无潜在普通股。 假定: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涉及暂时性差异的同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不调整应交所得税金额。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分配。 要求: (1)编制甲公司与上述会计差错相关的调整分录,涉及损益调整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的事项合并编制会计分录。 (2)重新编制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05年度的利润表(包括每股收益)。
20×7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6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为170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0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经评估机构评估后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假定上述甲、乙公司资本公积的余额均为资本溢价;甲、乙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一致。除上述所给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以及所得税的影响。要求:(1)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2)编制合并日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消分录,并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填入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