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3 题2008年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建筑材料,价款为475万元,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定金125万元,在2008年2月25日之前交付,并且约定由某建筑公司于2008年3月2日向甲公司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合格后的次日付款。2008年2月20日,甲公司如约支付了定金。
2008年3月2日,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建筑公司没有按期向A公司交货,经过协商,建筑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向甲公司交付了货物,甲公司当天验收,质量符合合同标准,但由于甲公司财务问题于次日不能付款,经过协商,乙公司同意将付款期限延长至2008年5月1日,但需要甲公司提供相应的全额担保。甲公司以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提供抵押,该厂房评估价值为2000万元。经查,该厂房已经由甲公司为向当地工商银行贷款而提供了抵押担保,甲公司与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厂房抵押情况如下:
2008年5月1日工商银行l2007年5月2日l2007年6月1日Il000万元l2008年5月1日2008年5月1日,甲企业不能清偿乙公司和工商银行的债务,经协商,将甲企业的厂房变卖,所得价款为1256万元。签订抵押合同 办理抵押登记 担保金额 债权期限届满目 乙公司 2008年3月20日 2008年3月22日 475万元 2008年5月1日 工商银行 2007年5月2日 2007年6月1日 1000万元 2008年5月1日 2008年6月1日,甲企业为弥补流动资金不足,向中国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借款期限为6个月,由于资金使用量不确定,因此以自己所属的一幢办公楼提供最高额抵押,办公楼评估价值800万元,双方约定担保的最高债权额为500万元,债权确定时间为l0月1日。此后甲企业借入的贷款情况如下:
(1)6月1日借入l00万元;
(2)8月12日借入300万元;
(3)9月10日借入300万元。 10月1日时,甲企业只清偿了6月1日借入的l00万元,剩余贷款本金及利息613万元无法清偿,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将甲企业的办公楼拍卖用于清偿,拍卖价款为750万元。 中国银行要求以其全部的债权应得到优先清偿。 甲公司终因经营管理不善,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由公司的债权人乙公司于2008年12月12日向甲公司住所地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法院于l2月15日通知甲公司,甲公司对此无异议。人民法院于l2月23日裁定受理该破产申请,同时指定B律师事务所作为管理人。
管理人对甲公司的财产和债务情况整理如下:
(1)甲公司全部资产变现价值包括:
①用于对建设银行400万元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商品价值366万元;
②上述办公楼优先清偿中国银行后的剩余部分;
③用于对所欠A公司货款70万元抵押担保的设备价值55万元;
④一套加工设备价值500万元;
⑤丙公司支付的货款300万元。
(2)甲公司债务包括:
①以上欠付乙公司的货款和中国银行的贷款;
②以上欠付A公司的全部货款和建设银行的全部贷款;
③欠农业银行信用贷款700万元;
④欠发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470万元;
⑤欠交税款220万元;
⑥管理人在破产受理后解除甲公司与丁公司的合同,给丁公司造成损失230万元。
(3)除上述债务外,还发生诉讼费80万元、管理人员报酬60万元、注册会计师清算费
用50万元、评估费20万元、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职工工资28万元。
要求:结合以上资料,根据《合同法》、《物权法》、《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甲乙双方约定的定金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甲乙双方约定由某建筑公司向甲交付货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建筑公司没有按期交货,甲公司可以要求谁承担违约责任?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与乙公司和工商银行签订的抵押合同在何时生效?并说明理由。
(5)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抵押权何时设立?并说明理由。
(6)如何用拍卖价款清偿工商银行和乙公司的贷款?并说明理由。工商银行和乙公司各
自可以从拍卖价款中获得多少清偿额?
(7)中国银行的债权清偿请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8)甲公司的破产申请人、管理人的产生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9)哪些属于破产费用?哪些属于共益债务?
(10)丁公司在破产分配中可以获得的清偿金额为多少(列出计算过程)?
-
第 54 题甲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6月1日由A公司、自然人B和C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拟定的注册资本为l000万元,A公司以货币出资100万元,以机器设备出资200万元,B以货币出资100万元,以专利权出资350万元,C公司以厂房出资250万元,但在公司登记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人员指出股东出资不符合法律规定,在不改变出资比例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更正后公司得以成立。
成立后公司发展迅速,公司的董事会在2006年决定将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就本次变更公司形式的具体方案提请股东会批准。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采用募集设立方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发起人为A、B、C。
随后,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中国证监会对申请文件和甲公司核查时,发现以下问题:
(1)注册会计师核验,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2)首次发行股票5000万股,其中,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为2000万股,其余向社会公开发行。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净利润 800 1200 1800 营业收入 7000 10000 12000 (3)甲公司在2005年曾向证监会提出公开发行的申请,但申请的报告中被查出有虚假的记载和重大的遗漏,故2005年未能成功发行。
(4)控股股东A借用甲公司流动资金500万元,截至申请材料提交时,A股东按照还款计划已经偿还了200万元,还有300万元尚未偿还。
(5)在股东会的变更公司形式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表决中,公司股东全部出席,在表决中,股东B没有同意,而A公司和C公司同意,股东会以持有表决权总数过半数的股东通过的方式,通过了此项决议。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股东的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公司股东会的表决是否符合规定请说明理由。
(3)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其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是否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假定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
(4)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比例是否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5)公司2005年的申请是否构成本次首发股票并上市的障碍请说明理由。
(6)股东A向甲公司借款的情形是否符合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规定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