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材料: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明镜一样’换成‘明净一样的’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 )。

  • A.有感染力
  • B.准确
  • C.富有个性
  • D.富有感情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