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 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 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
  • 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内容标准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部分内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实验和观察.请你描述一下这些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02+2H20=4NaOH+02↑

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02+2C02==2Na2C03+02↑

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须化学1的“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要求:

(1)回答材料二中“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

(2)完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做简要说明。(不少于300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为:在一个带导管的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盖好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下面是某老师对此实验的改进:

如下图所示,配制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取适量的棉花蘸取,把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塞在干燥管内,细管l:7也塞上。玻璃管上分别缠上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浸有KMn0。溶液的布条。试管内加入2mL浓硫酸,按图连接装置。加热,待浓硫酸快要沸腾时撤离酒精灯.并把铜丝钩迅速放下,令反应的铜丝完全浸没在硫酸里,反应立即开始,可以看到白色烟雾的生成,待安全装置内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品红试纸和浸有KMn04。溶液的布条褪色时,将铜丝钩拉升,此时试管中溶液为蓝绿色,几乎没有黑色。反应完成后,静置5分钟,等多余的S02被棉花吸收为止。然后取下安全装置的试管,让同学体验S02的气味,加深印象。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写出该改进实验设计的优点。(写出3个方面)

(2)简述上述改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 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 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
  • 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mol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B.2L0.5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 C.1 molNa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