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案例:

下面是某位老师讲授“功的表达式”的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生: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师:在高中,我们把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生:恩,为什么要引入位移这个概念呢?

师:这很简单,位移有方向性,就有了正功和负功之分。现在我们来看问题一: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s,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生:根据功的定义,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师:问题二: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理角呢?同学们要注意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可以分解。

生:把力分解成和位移方向相同的一个分量,就可以用定义求了,做的功是W:Fscosa。

师: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功的表达式W=Fscosa,就是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2)针对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段让学生掌握功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下面是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内容节选。

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

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它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倘若把一个静止的试探电荷放入电场中,它将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获得一定的速度,试探电荷的动能增加了。我们知道,这是静电力做功的结果,而功又是能量变化的量度.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化成试探电荷的动能呢?为此,我们首先要研究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试探电荷9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图1.4—1),我们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电势能在必修物理课中我们学过,正是由于移动物体时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的同一位置才具有确定的重力势能.从而也使重力势能的概念具有实际的意义。

同样地,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可用Ep表示。

材料二《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

材料三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以及电场强度的概念.对于电场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比较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回答它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电势和电势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