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我原来在幼儿园是个很爱“调皮捣蛋”的人,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在幼儿大班时,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等懂事后,虽然我仍爱思考但却很少提问了……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请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角度,分析本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

  • A.十五周岁
  • B.十六周岁
  • C.十七周岁
  • D.十八周岁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  )。

  • A.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
  • 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C.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
  • 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学生”限制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以下哪项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  )

  • A.限制和概括都正确
  • 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
  • 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
  • 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