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下面济南广播电视台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2011年8月18日《交通雷达网》播出),试分析这则广播录音报道的特色。
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
昨天下午,山大南路上,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引发千人围堵的群体事件。济南公安微博第一时间公布权威信息,将这场风波顺利平息。请听济南台记者采制的录音报道: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
昨天17点,在山大南路,一名女警察与一对修车的老人突发争执,市民李先生:
【录音】“她嫌人家老头老太太修得慢了,就跟人家争吵起来,然后就开口骂人。”争吵中,女警察叫来一名男子,将两位老人打倒,并迫使老太太跪在地上。周围群众看不下去了,纷纷要求他们给老人道歉。
17点17分,历城巡警闻讯赶到现场,刘警官:
【录音】“经过了解,是一起治安糾纷。由于现场人太多,我们准备把双方带到就近的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然而不明就里的群众误以为警车是想掩护女警察逃走,于是将警车也团团围住:
【录音,现场】“出来!出来!出来!”
18点32分,网上出现了“刘三好学生”的一条微博:“山大南门东边,据说发生警察殴打老太太致老太太下跪的事!”
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更多的市民赶往现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一千多人:
【录音】“后来人越聚越多,大家很气愤嘛,就把这个车拥到路中间,这个山大南路就不能走了。”
19点31分,济南市公安局微博警察孙海东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通过“济南公安”官方微博介入:“历城分局,怎么回事?”
19点45分,孙海东随市公安局领导一同赶到现场参与处置:
【录音】“现场很多人举着手机,不断地拍照,发微博。但大部分群众都没有看到第一现场。如果以讹传讹,事情会越闹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在微博上将真相尽快发布出去。”
【键盘声,压混】
20点15分,“经调查,一名省司法厅女狱警在修车过程中与群众发生冲突。”
20点20分,“经核实,省女子监狱民警林某着警服修电瓶车时发生纠纷,叫其丈夫将受害人打伤。”
20点26分,“现场的警车是历城巡警的出警车,是为了先期处置。”
20点36分,“目前打人者已被扭送山大路派出所。现正在接受处理。”
这些微博被转发了7163次。网上的声浪渐渐平息,现场的群众也因为了解了真相而陆续散去。
今天凌晨4点07分,“济南公安”微博再发最新进展:“打人者林某和朱某被处以十五天行政拘留。两人已被连夜拘留
众多网友对“济南公安”微博的做法表示了赞许,网友“多多”:“‘济南公安’微博辟谣真快,真给力。”网友“大晴天”:“从处理结果来看,政府没有偏袒。赞一个。”
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徐春华:
【录音】“微博传播谣言非常快,传递真相、消除谣言同样快。在突发事件中,一定要及时地将信息公开。你不说,别人就会乱说。相反,信息越公开,民众的情绪就会越稳定。”
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
【录音】“在这个事件中,林某的特权意识和对争执对象人格的不尊重,触及了警民非正常互动的底线,这样就引发了旁观者对自身权利和安全感的一种焦虑和不安。济南公安以微博应对微博,效率、公正性可圈可点。这应该是政务微博发展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