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完成下列各题: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鳗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海尔集团从1988年兼并青岛电镀厂到1997年7月兼并莱阳电熨斗厂,共兼并企业14家,投入资金7000万元,扭亏5.5亿元。盘活资产14亿元,1996年年底净利润达8000多万元。集团资产已从10 年前的几千万元扩张到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近10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18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18件兼并案中有14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14.2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与此同时,海尔集团自1995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海尔文化,在兼并企业时,都是先注入海尔文化。海尔集团从兼并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派往每一个兼并企业的人数只有3人,这3个人身上带有深厚的海尔.文化“基因”,他们要把海尔的文化、海尔的管理体系带到被兼并企业,使被兼并企业的员工从思想上、观念上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换。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没有统一的海尔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海尔管理的效益就不可能产生。
海尔集团在被兼并企业的管理中,灵活地将海尔管理理念中的不变模块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唤起了被兼并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所谓不变模块是海尔人对海尔精神和海尔管理体系的比喻。所谓可变模块是海尔在不同地区兼并企业具体管理手段的变通。无论在哪一个被兼并的企业,海尔“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包括自检、互检、评价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变。但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企业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其管理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休克鱼”一类的企业并不是一无是处,它有自己的优点。海尔的管理人员到任何一个被兼并的企业,先寻找她的长处,然后根据一个典型事例,让广大员工自己剖析,查找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干部,利用当地优秀的管理人员来管理企业,使广大员工有一种危机感的同时有一种归属和认同感,使之认识到,只要在本企业努力工作,就会有前途,就有越来越高的收入。
海尔通过兼并成为特大型企业。那么从企业规模角度看来,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要求从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个标准的最低标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