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女大学生邓某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上以年利率36070的利息借款30万元,借期1年,并上传了本人手持居民身份证的裸照作抵押。该平台负责人江某以5%的年息向银行套取30万元后,将钱转给了邓某。到期后,邓某没有归还借款,江某要求其归还借款,否则将其裸照发到网上。江某构成高利转贷罪和敲诈勒索罪
- B.刘某到吴某家修理燃气灶,吴某妻子让刘某进入房间修理,刘某进屋后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金项链,遂生贪念,将项链装入口袋。吴某妻子发现项链不见,遂揪住刘某要其归还项链,刘某恼羞成怒,用拳头将吴某妻子打晕后逃离。刘某构成抢劫罪,应认定为人户抢劫
- C.黄某将价值1万元的一幅画交给谢某保管。某日,谢某携画外出与他人共赏,彭某看上此画,出价2万元购买。谢某便将此画出售给彭某。后黄某向谢某索要该画,谢某称画已出售,无法返还,只能将2万元还给黄某。谢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D.陈某在路上看见一个4周岁小孩坐在商铺边玩iPhone7手机(价值6000余元),遂用玩具汽车引诱其与自己交换。该小孩遂拿过玩具汽车,将手机交给陈某。陈某构成诈骗罪
- A.甲被逮捕后发现患有严重疾病,但有继续犯罪的可能
- B.乙被逮捕后经检查已怀孕,但乙企图自杀
- C.丙被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仍须继续查证
- D.丁被逮捕后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判决尚未发生效力
- A.甲构成抢劫罪的未遂
- B.乙构成开设赌场罪和故意伤害罪
- C.甲构成赌博罪
- D.对乙应当数罪并罚
- A.张某在高考前出售考试答案
- B.李某系某企业人事部主管,向参加该企业员工录用考试的堂兄提供了试题及答案
- C.王某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出售试题及答案
- D.伍某为参加全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汪某提供考试试题
- A.鉴定人甲出具了伤情鉴定意见。但经法院通知,甲拒不出庭作证
- B.民警乙给刘某看了张某的照片后,让刘某对张某等10人进行辨认,并制作了辨认笔录
- C.证人丙开始指认是李某实施了抢劫,后丙又说觉得不像是李某,民警便称要以诬告陷害罪追究丙的责任,丙害怕便指认是李某实施了抢劫,民警按照丙的陈述制作了询问笔录
- D.民警丁收集被盗物品的发票时,对该发票进行了复制。但当时未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也未注明复制时间,事后丁注明了与原件核对无异和复制的具体时间
- A.办案民警未经询问辨认人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开展辨认活动
- B.办案民警自行决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2名办案民警主持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
- C.办案民警以照片进行混杂辨认,辨认照片数量7张
- D.因辨认人未能辨认出被辨认人,办案民警未制作辨认笔录
- A.以握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
- 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的行为构成虚假诉讼罪
- C.自然人和单位均可以作为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
- D.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同时构成渎职罪的,应当以虚假诉讼罪和渎职罪数罪并罚
- A.郭某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 B.对熊某应当以抢劫罪的共犯论处
- C.郭某、熊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D.如熊某6年前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对其应当从重处罚
- A.甲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到涉嫌盗窃的李某住所传唤李某时,为查找证据,经出示工作证件即对其住所进行检查
- B.乙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为及时收集、保全证据,经出示工作证件对涉嫌寻衅滋事的谢某人身及驾驶车辆进行当场检查
- C.丙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到张某经营并用于居住的废品收购店调查取证,在非经营时间经出示工作证件对张某的废品收购店进行检查
- D.丁区公安分局巡逻民警发现陈某住处储存民用爆炸物品,并有爆炸危险,经出示工作证件立即对其住处进行检查
- A.甲县某燃料公司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处置应对时,张某编造燃料公司火灾未扑灭的虚假信息并在住宅小区内传播,未造成严重后果。甲县公安局应当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对张某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 B.乙县人民政府在应对特大洪水灾害时,征用了某公司快艇用于救灾
- C.丙县公安局在大规模斗殴事件发生后,根据现场情况对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人员进行了强制隔离
- D.丁市发生特大火灾燥炸事故后,该市公安局统一发布事故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