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2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李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李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李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李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4年5月10日,李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关于此案的判决,下列正确的选项有( )。

  • A.李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 B.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不正确的
  • C.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 D.李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
  • E.本案中,应采用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并为李某恢复名誉的赔偿方式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下列正确的论断有( )。

  • A.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 B.在分配激励机制上要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 C.在未聘人员安置制度上要坚持以市场消化为主的原则
  • D.在用人机制上要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岗位管理向身份管理转变
  • E.对工勤岗位,建立岗位等级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多种形式的选人用人制度、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搞活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所有这些,都要求把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国家整体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 )。

  • A.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 B.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
  • C.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
  • D.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 E.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主要有( )。

  • A.保障职能
  • B.参数调节职能
  • C.直接配置资源职能
  • D.间接配置资源职能
  • E.指令性计划职能

健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的必要性是( )。

  •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 B.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 D.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E.加快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D.前进性和曲折性是统一的
  •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

  •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 B.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 C.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政治制度
  •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 E.前者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后者是指国家的统治形式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