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两会”以来,新一届政府履行承诺,逐步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但记者调查发现,项目审批难、民间办事难的情况仍旧存在。广州的李女士想把户口迁回郑州,跑了半年户口还没到手;而在武汉,一位学生吐槽,为申请助学贷款,他盖了26个章。某地一个学校为审批一个项目,连续跑了几个月,先后盖了130多个公章,事情仍然没有跑下来。某地一位农民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公章,跑了两年多,等手续办下来,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名外商打算在某地投资一个项目,一年多过去了,项目仍在审批过程中,看好的投资收益也成了“黄花菜”,在当地召开的招商会上,外商当场失声痛哭。这年头,“办事难”已算不上新闻。审批成“马拉松”,盖章成“公章旅行”,俨然成了民众的寻常遭遇。程序繁冗、效率低下,动辄成为百姓办事的“绊脚石”,并因此饱受诟病。
把脉“办事难”沉疴,无疑要找准病根。就眼下看,民间办事难,无疑跟公共服务前端的多重积弊紧密相关。比如,民众办事时,时常遭遇“摆架子”“给脸色”“踢皮球”,遭遇某些干部“慵懒散”;还有些事则因流程复杂、信息隔膜而变得纠结,如转户口,异地信息未联网,让人疲于奔命……
【案例分析】
1.结合资料及实际,概括我国在实行简政放权之前审批制度的弊端。
2.谈谈应如何做好简政放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