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类装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宜超过9m,乙、丙类装置不宜超过12m
- B.每一配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多层框架应分层配置。
- C.危险的重要场所,宜增设推车式灭火器
- D.扑救烷基锂类火灾,宜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 A.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应小于9L/min·m2;
- B.距着火罐1.5 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应小于4.5L/min·m2;
- C.着火罐和邻近罐的冷却面积,应按其表面积计算
- D.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照6h 进行计算
- A.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全部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
- B.铭牌和保护对象标志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 C.灭火剂和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内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储存压力的90%。
- D.灭火剂和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内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储存压力的80%。
- A.甲b,乙a类液体与气体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 B.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 C.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 D.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 A.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非水溶性和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500M3水溶性甲乙类可燃液体的固定顶罐及浮盖为易熔材料的内浮顶罐
- B.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50000M3可燃液体浮顶罐
- C.移动消防设施不能进行有效保护的可燃液体灌区
- D.地形复杂消防车扑救困难的可燃液体罐区
- A.关闭情况
- B.开启状态
- C.运行情况
- D.设备状态
- A.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 B.系统生产单位的相关证明
- C.系统工作流程图和操作规程
- D.系统维护检查记录表、值班员守则和运行日志
- A.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B.入口处声光报警装置和气体喷放指示灯
- C.无窗或固定窗扇防护区的排气装置
- D.门窗设有密封条的防护区的泄压装置
- A.位置、通道
- B.耐火等级
- C.应急照明装置
- D.火灾报警控制装置
- A.模拟切换操作
- B.气压严密性
- C.模拟启动
- D.模拟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