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背景资料

某城市道路工程进行招标。A单位中标后与发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准备施工。首先由项目经理部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主持对图纸审核,形成会审记录。接着,企业对施工方班组长以上的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施工前,对拟施工路段进行了水文和地质调查。发现此路段已有人工露头,在做勘探时开挖了试坑,开挖深度为1.5m,未见地下水位。在路基取土调查方面,采取沿线集中取土,勘探深度穿过取土层以下0.3m,并选取代表性土样鉴定土的路用性质。经过其他充分准备后,向甲方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按其下达的开工日期进行开工。

问题:

1.在此案例中签订施工合同后,企业的准备工作是否妥当?如何改正?

2.企业在施工前的水文和地质调查阶段的做法中有无问题?为什么?

3.提交开工报告的程序做法是否得当?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段工程长度12km,路基宽度30m,结构工程为六车道,道路结构为:细粒式沥青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基层+粉煤灰三渣下基层+粒料垫层。公路段所处位置地势平坦低洼,高程在3.1~3.6m。周围河流密布。本工程沿线可分为2个地质区段:1区段正常结构沉积层,表层3m左右为中、高液限湿黏土粉质黏土层(天然含水率为30%左右),土质较好;Il区段为古河道沉积层,以河口一滨海沉积相问交替。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载荷BZz—100,且交通流量和密度均很大。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4.5。5.5m。本工程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在工程实施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设计采取了如下措施:

(1)指定工程技术部负责的工作是:进度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2)在雨期施工时,对填土路基按2%一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换灰土或砂石重作。

(3)为了提高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碾压厚度,薄层重压,必须使用羊角碾压路机进行施工,以确保压实度。

(4)各层平整度指标要求是:路床10mm,底基础8mm、基层5mm、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4mm、中层3mm、上层2mm。

问题:

1.针对I区段和Ⅱ区段的地质特征,给出一个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2.本工程的道路结构有何不足?请说明理由。

3.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应该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4.工程技术部应该负责的工作全面吗?

5.路基压实度控制措施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6.沥青混凝土压实如何控制?

7.为了达到平整度指标要求,公路段各结构层平整度应如何控制?

8.雨期施工处理措施是否全面?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 )。

  • A.马歇尔稳定度
  • B.矿料间隙率
  • C.饱和度
  • D.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 E.流值

下列( )等构成了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

  • A.路基
  • B.垫层
  • C.基层
  • D.面层
  • E.顶层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的要求是( )。

  • A.具有均匀的高于地层土压的早期强度
  • B.良好的充填性
  • C.注入后体积收缩大
  • D.阻水性高
  • E.适当的黏性,以防止从盾尾密封漏浆或向开挖面回流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