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的要求是()。

  • A.具有均匀的高于地层土压的早期强度
  • B.良好的充填性
  • C.注入后体积收缩大
  • D.阻水性高
  • E.适当的黏性,以防止从盾尾密封漏浆或向开挖面回流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排水小区工程主要管道为+1600~+2400mm的钢管,总长1312m,还包括一座12.5m3/s流量的泵站。主要管道有6m,从一条已建公路下采用混凝土套管穿过,混凝土套管采用手掘式项管法施工。有一处从一条已建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上通过(钢管管底与管渠外顶面间距0.7m)。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套管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不稳定,为了减少阻力,工长命令在管四周超挖了20mm。

(2)排水管道在从已建钢筋混凝土圆形管渠上通过处,采用混凝土方法支撑排水管道。

(3)除公路下6m处混凝土套管内的钢管外,其余钢管在回填土时,为了防止变形,钢管内采用十字状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3.5m,同时要求横向直径比竖向直径略大一些。

(4)手掘式顶管时出现偏差30mm,采用挖土校正法。即:在管子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挖些,强制管子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

【问题】

1.简述手掘式顶管时工作坑的位置设置和支撑的原则。

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

3.手掘式顶管施工应该做哪些安全管理工作?

4.手掘式顶管施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应准备什么设备?

6.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地下水位应降到什么高度?

7.手掘式顶管施工的程序是什么?

本工程上部结构是80m+112m+80m单箱单室变截面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粱底宽5.2m,顶宽8.8m;梁高由墩顶处的5.6m逐渐减少到合龙段的2.3m。桥分成0~14号段、边跨不平衡段和合龙段施工,项板厚度由0号块的50cm逐渐减少到14号块的25cm,地板厚度由100cm逐渐减少到25cm,箱梁位于直线及缓和曲线上,3.4号桥墩为两个主墩(各有17根桩),墩高15.5m,为薄臂双柱结构形式,承台断面13.0m×10.1m,厚3.0m。

连续刚构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0、1号块(长12.0m,高5.6m)在墩顶塔现浇,2~14号块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节段长度3~4m,最大块重(5号块)88t,合龙段长2.0m。本工程地段地质条件为:第1层:近代人工填土,土层不均,层厚1.4~3.4m;第2层:Q4沉积层,粉质黏土,层厚47.2~58.4m;第3层:灰色粉细砂层,饱和、密实、层厚10.7~22.2m.可作持力层。第4层:Q3沉积层,灰色粉细砂层,饱和、密实、层厚很大,可作主要持力层。

本工程地段地面高程4.2~5.5m(本地高程系),地势平坦,两侧为居民区和工厂,桥下有铁路和城市街道等交通干线,地下管线密布,施工场地狭窄。

(1)因施工场地狭窄,项目经理部对施工平面布置精心设计,绘制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由于本桥对预应力筋张拉质量要求高,特意将该项目分包给专业施工队完成。该施工队在本年4月10日刚完成一项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工程,反映良好。为此,项目经理部决定在本年11月15日进行主梁预应力筋张拉。

(3)为了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将以前几项工程遗留下来的未使用的各种强度等级的上千块试件、混凝土盖板等混凝土构件,埋放在墩台基础混凝土中。

【问题】

1.简述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设计要点。

2.本工程主要施工段有哪些?

3.简述0、1号块的施工要点。

4.简述2~14号块的施工要点。

5.简述不平衡段和合龙段的施工要点。

6.简述各施工段的质量保证重点。

7.简述混凝土冬期和夏季雨期施工的措施。

8.张拉专业施工队在对本工程张拉施工时,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9.项目经理部采取的回收利用混凝土试件,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法是否合理?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

  • A.马歇尔稳定度
  • B.矿料间隙率
  • C.饱和度.
  • D.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 E.流值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的要求是()。

  • A.具有均匀的高于地层土压的早期强度
  • B.良好的充填性
  • C.注入后体积收缩大
  • D.阻水性高
  • E.适当的黏性,以防止从盾尾密封漏浆或向开挖面回流

地基处理的方法,根据其作用和原理,大致可分为()。

  • A.碾压及夯实
  • B.挤密排桩
  • C.换土垫层
  • D.振动填充
  • E.排水固结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