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B.提高特种设备生产施工质量
- C.预防特种设备事故
- D.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E.提倡节能环保
- A.工程项目经理
- B.监理工程师
- C.临电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
- D.电工班长及安全员
- E.施工现场主管人员
- A.工程占地面积
- B.工程造价
- C.工程量
- D.投资额
- E.年产量
- A.施工
- B.地方质检
- C.监理
- D.上级主管
- E.设计
- A.强制性周期检定
- B.使用中检定
- C.仲裁检定
- D.修理后检定
- E.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
达海制药厂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A单位实施工程总承包,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安排40名农民工做力工,进行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进行了安全教育。
地基工程结束后,准备工艺设备吊装作业,吊装方案详细可靠,具体内容包括编制依据;方案选择;工艺分析与工艺布置;吊装平面布置图;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被吊设备、构件校核等),但是发现吊装作业所需的劳动力不足,项目部从40名农民工中抽调10名工人,并另调1名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充实到起重机械作业班组,配合起重吊装操作。然后再从余下30人中挑选l2 名体力好的青年到架子班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项目安全员提出起重吊装和脚手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这22名力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这两项作业。
但项目部主管施工的副经理认为这些力工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在作业中,发生了两个事件:
事件一:施工中有l名搭设脚手架的力工不慎从25米高的空洞中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A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事件二:配合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也发生了两起事故,共造成3人重伤。
问题:
1.施工中缺少23名作业人员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什么原则?
2.背景中的起重工和架子工是否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简述理由。
3.项目部副经理对力工安排新作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两个事件涉及的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分别属于哪一类事故?
5.背景中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否完整?为什么?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