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m×16 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 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购买了3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2: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 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3.针对事件1,改正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2,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21.7 km的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22+300~K22+7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填方平均高度为12 m左右。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

由于前后路段开挖后,可调运利用的填料主要是石方,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请示建设单位后,施工单位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边坡为1:1.5。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 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背景资料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为什么?较大问题的变更如何处理方为有效?

2.从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分析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当采用倾填方式进行施工时,填石路堤在倾填前,对路堤边坡坡脚该如何处置?

4.路堤边坡除了边坡坍塌外,还有哪些常见病害?

5.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应该实测哪些项目?

6.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时,通常采用双指标控制工程质量等级,请问双指标是哪两个指标。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