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m?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后,B公司在距工作竖井48m施工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间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技术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袁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B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公司人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3.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背景材料: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8月至次年3月。该

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令,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是什么?其指令方式有哪些应改进的地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问题在哪里?

3.该道路工违反了什么安全操作规程?

4.项目部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下列关于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

  • A.钢管直径30~50mm,长3~5m
  • B.钢管上钻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mm
  • C.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外插角50~15。
  • D.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0.9m
  • E.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Om

燃气管道的附属设备有(  )。

  • A.阀门
  • B.波形管
  • C.补偿器
  • D.排水器
  • E.排气管

属于排水固结类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天然地基预压,(  )。

  • A.砂井预压
  • B.塑料排水板预压
  • C.真空预压
  • D.降水预压
  • E.砂桩

在软土、沼泽地区,(  )的情况下,用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 A.地基湿软
  • B.高填路堤
  • C.地下水位较高
  • D.土基路堤松软
  • E.承载能力低

大型水池底板施工的关键是:(  )。

  • A.轴线位置及高程符合标准
  • B.钢筋位置(特别是底板内的预埋池壁、柱插筋)准确
  • C.混凝土强度、抗渗标号符合标准
  • D.变形缝防水性能符合要求
  • E.防混凝土裂缝

地下连续墙工法的优点主要有(  )。

  • A.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
  • B.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
  • C.施工速度快
  • D.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 E.适用于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多种土层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