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 m、DN3500 mm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8 m×20 m,挖深15 m,围护结构为800 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

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 m改为8.8 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

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属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项目监理机构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图设计会审,施工单位作了技术交底,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及时编制了施工技术文件,并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0)的要求进行归档。

问题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2.逐一指出背景材料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由谁在什么时间报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 m、DN3500 mm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8 m×20 m,挖深15 m,围护结构为800 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

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 m改为8.8 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

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属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项目监理机构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施工图设计会审,施工单位作了技术交底,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及时编制了施工技术文件,并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0)的要求进行归档。

问题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2.逐一指出背景材料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由谁在什么时间报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的有(  )。

  • A.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5~10 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
  • B. 将首批混凝土灌人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 m
  • C.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 D.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 E.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少于15 min

喷锚加固支护的冻结法具有(  )特点。

  • A. 冻结加固的地层强度高
  • B. 封水效果好
  • C. 适应性强
  • D. 整体性好
  • E. 有污染

城市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宜采取(  )的安全防护措施。

  • A. 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100%无损探伤
  • B. 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
  • C. 在确定管道位置时,应与随桥敷设的其他可燃的管道保持一定间距
  • D. 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震措施
  • E. 过河架空的燃气管道向下弯曲时,向下弯曲部分与水平管夹角宜采用30°形式

静力碾压机包括(  )。

  • A. 光面碾
  • B. 20~50 t轮胎压路机
  • C. 振动压路机
  • D. 凸块式碾
  • E. 15~45 t滚筒式压路机

市政公用工程属于建筑业的一部分,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施工特点有(  )。

  • A. 高处作业少
  • B. 露天作业多
  • C. 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
  • D. 立体交叉作业多
  • E. 临时员工多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