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总建筑面积28 000 m2,首层建筑面积2400 m2,建筑红线内占地面积6000 m2。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置了一条3 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现场平面呈长方形,在其斜对角布置了两个消火栓,两者之间相距86 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3 m,另一个距路边3 m。

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入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五牌一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使用。

问题

1.该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该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该工程还需考虑哪些类型的临时用水?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种类型临时用水?

4.该工程对现场“五牌一图”的管理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高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37 500 m2,地下3层,地上25层。业主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并委托了工程监理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完成桩基工程后,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委托给了专业设计单位,并自行决定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一家专业分包单位施工。专业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完成了基坑支护设计后,即将设计文件直接给了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在收到设计文件后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和降水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签字后即由专业分包单位组织了施工,专业分包单位在开工前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

专业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土方开挖到接近基坑设计标高(自然地坪下8.5 m)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总承包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并要求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总承包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发生了严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员被掩埋,经抢救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专业分包单位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经事故调查组调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中未表明地下存在古河道,基坑支护设计中未能考虑这一因素造成的。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于是专业分包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80万元。

问题

1.请指出上述整个事件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

3.本起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事故?请说明理由。

4.这起事故中的主要责任者是谁?请说明理由。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2005),进入施工现场的装修材料必须进行检查的项目有(  )。

  • A.合格证书
  • B.防火性能型式检验报告
  • C.应用范围
  • D.燃烧性能或耐火极限
  • E.应用数量

在吊顶工程施工中,暗龙骨吊顶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有(  )。

  • A.钉固法
  • B.粘贴法
  • C.搁置法
  • D.卡固法
  • E.嵌入法

在常用水泥的特性中,具有水化热较小特性的水泥有(  )。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矿渣硅酸盐水泥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下列关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的规定,说法正确的包括(  )。

  • A.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大于28 d
  • B.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 C.承重墙体可以使用断裂小砌块
  • D.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 mm
  • E.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石灰的技术性质包括(  )。

  • A.保水性好
  • B.硬化较慢、强度低
  • C.耐水性强
  • D.硬化时体积收缩小
  • E.生石灰吸湿性强

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和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5 mm,并不得贯通
  • B.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 mm
  • C.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 D.水泥砂浆防水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槎时,留槎位置须离开阴阳角处200 mm以上
  • E.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